许钟文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518128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技行业的发展壮大,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大到企业、事业单位,小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几乎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可见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程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职学校作为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职业学校,逐渐开展《计算机基础》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为给社会培养信息技术型人才做好必要的准备。导学案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形成的一种极具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堂
引言:中职学校作为侧重于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学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发展建设而服务的信息技术型人才。在教学方面,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化基础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导学案教学作为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它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就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望对广大中职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及重要性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构成,是一种教师围绕学生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施行前提是“预习案”,教师根据预习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及时对学生感到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讲解,课堂氛围自主性强,强调学生合作探究为主开展学习,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梳理好了教与学的相对关系,明确了课堂以学为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对象,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推进学生的学习进度。
教师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中职计算机基础的课堂教学,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大知识储备,并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
1.教学目标明确,便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编写时,一定要注意将课堂教学的目标加以明确,因为教学目标是导学案编写的大前提,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理清课程的设计思路,对课程教学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掌握好课时安排以及每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做一个整体规划,便于后续教学进度的展开
例如:在进行“电子表格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即Excel的相关操作,并以上机实操为侧重,对学生进行辅导。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讲解,比如向学生讲授单元格的样式设置、插入删除表格、数据导入导出以及分类汇总、宏的使用等操作方法,在了解理论知识后,再由教师组织进行操作演练,学习效果会显著提升。
2.搜集丰富的教学素材,增添导学案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助力者,如果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那么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给自己的导学案增色,譬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讲解视频,会比直接看书本上的文字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使学生真正学懂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寻找可运用到计算机基础中的实例或项目,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只是刻板记忆,而是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场景中广泛运用,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演示文稿题”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制作精美的PPT,供学生进行参考借鉴,或搜集一些公司企业在进行商务报告时所使用的一些幻灯片的模板,给学生的幻灯片制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让学生不会感到漫无目的,茫然无措。这样充满现实意义的导学内容,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内容就是身边触手可及的,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注重总结的过程,学会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一定要注重对过往的课堂教学进行经验总结,学会反思。上完课程就相当于完成教学环节了,认为教学反思阶段时毫无意义且浪费时间的,这是很多教师的通病,这样的做法极其不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无法看到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缺点,也无法进行优化。总结反思阶段实际上是对上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小结梳理,也是对教环节的展开情况做一个复盘,教师要根据课上遇到的一些突发性问题进行反思,如果再次发生类似问题将要如何处理;教师也要对课上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询问学生是否能够跟上课堂进度,在以后开展的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消化水平,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结束语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具有积极意义。中职教师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可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禁锢,完成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的转变,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娜.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应用[D].长春师范大学,2020.
[2]张娜, 于繁华. 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 (16):P.178-180.
[3]王芳.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 青年与社会:上, 2014, (11):P.217-217.
[4]杨文清. 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J]. 南方农机, 2019.
[5]张晶.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索[J]. 办公自动化:综合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