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教学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彩翼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郭良艳
[导读] 爱听、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
        郭良艳
        (义乌市宾王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爱听、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学生对故事热爱这一前提下,教师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从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故事教学的特性,故事教学的具体应用以及思考与启示等几方面阐述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故事教学   学习兴趣   运用能力
        
一、“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
1、故事教学法符合新课标要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故事教学法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用生动有趣的表演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用变化的情节保持孩子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氛围中来学习语言。同时,故事都具有哲理内容和道德寓意,给学生以情感渗透,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价值层,这与新课标推崇的素质教育是相符的。因此,故事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能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
         2、故事教学法符合整体式语言教学规律
整体式语言的教育理论认为,应该在“真实”“自然” “完整”的语言环境下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意义。一个故事,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语篇,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学生们在一个“真实、自然、完整”情境中学习这些“完整的语言”,将交际和意义的理解作为语言学习重点,再从语篇中提取可用信息和知识点,并据此来建构意义。
二、“故事教学”的具体运用
        故事教学作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简化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各方面语言训练,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故事教学具备了很多优点。但用英语讲故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语言的活动,如何在课堂里开展故事教学?如何让学生接受这种以故事形式的第二语言输入输出活动?
        1、故事内容要恰当选择。
一个好的故事是学生和老师学习的兴奋点。所以在选故事时,可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a.是否符合学生年龄与兴趣点?
b.故事所使用语言是否适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c.句子节奏和韵律感是否能吸引学生仿读?符合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的材
料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否则教学效果要大打折扣。
        
         2、依据英语课堂需要,合理有效使用故事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故事教学法可运用于教学中各个不同环节。
(一)新授阶段:故事为新单词和句型呈现创设情境。
        1)故事呈现新单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新词呈现方式是“实物呈现”、“图片呈现”。 虽说直观形象但单调机械,缺少一种兴趣的调动,同时,学生始终是被动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而用故事来呈现新词,可以创设真实情境,并且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PEP5中方位词behind,over, in front of, beside等词,学生老是发不好。就创设了猫抓老鼠的故事。
        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间house。里画些学过的物品,如table, sofa, chair, TV等物品,一只猫在抓老鼠。老鼠四处躲藏,一会儿躲在sofa后面,露出小尾巴,让学生说behind the sofa。一会儿老鼠逃到TV旁边,让学生用beside来描述,学生热情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把所有的生词都呈现出来了。


        2)故事呈现新句型
        有效呈现一个句型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灵活掌握句子?教师通常直白地教学,甚至有些会直接翻译成中文。而用故事呈现新句型可突破这个难点,能让学生在预设的故事情节下不知不觉地感知呈现句型所表达的含义,并能灵活应用。
        2、操练阶段:故事为学习和操练单词句型搭建平台。
        1)用故事操练单词,呈现单词运用语境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在操练时教师常用各种形式的读,如跟老师读,跟录音读,分组读,齐读,对话式读等。这样的操练便于教师操作,效果也容易达成。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意识和能力培养。为避免单调、机械、千篇一律的操练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我们可采用故事教学。它通过故事中有意识重复语言点,使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和记忆。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如,可利用所学单词编个小故事,达到真正地理解与运用。如:在感知操练重点句型“Is that a …? No,it isn’t . It’s a …”时,我设计一个故事:Rabbit和Dog到森林玩,一路上他们看见很多动物,从没去过森林的Dog不断地提问题:
        Dog(看见一只绵羊):Is that a dog?
        Rabbit: No, it isn’t. It’s a sheep.
        Dog(看见一只山羊):Is that a sheep?
        Rabbit: No, it isn’t. It’s a goat.
        ……
        最后,Dog看见一只老虎,边走边问:“ I s that a mule?” Rabbit又惊又怕:“No, it isn’t. It’s a tiger! Help! ” 这样,本来单调的句型变得生动有趣。其间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几句故事内容,学生在编故事过程中完成了从情景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情景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提高学习英语兴趣。
        2)用故事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学习英语过程中离不开读,朗读是训练、提高学生掌握语音和语调,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的重要手段。用朗读的语言艺术,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把学生在悲与欢、爱与憎的撞击中与故事的理念相融合,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理解领悟故事内容。
        3、、拓展阶段:故事为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外语有一条良性循环基本轨迹:越是成功的体验,就越愿意尝试;越愿意尝试,就越熟练,就越能解决问题,也就越有成就感。用故事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切实可行。学生为获知故事内容,会尽力去推断和猜测,就会集中精力去捕捉故事大意和细节,这无形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猜词能力。同时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喜悦感,良好的情绪也反过来促进他的学习。
        而学生阅读故事则利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世界,陶冶情操,发展思维,丰富生活阅历,提高文化修养。
        故事教学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也具有真实情景、便于组织和实施等优点。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在教学中多运用故事教学法,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的新型教学理念。
?
参考文献:
?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纪玉华 许其潮:“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发展与应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
[2] 余素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