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外阅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王亭
[导读] 这些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教学政策,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
        王亭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这些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教学政策,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主动投入到知识点的探索和研究中来,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来说,需要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字词和句式,结合写作要求进行灵活运用。为了帮助高中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作文引导的过程中,积极将课外阅读引入到课堂上,力求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论课外阅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课外阅读;高中作文;重要性
        引言:写作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并且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要想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很好的作文成绩,帮助他们进入理想的学校,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以及学习心理,采用课外阅读的指引方式,通过多样的讲课方法,促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写作学习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高中生的学习强度比较大,很多学生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写作成绩,会在早自习和晚自习时间,通过背诵优秀范文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还会让学生将其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降低了自身的写作兴趣。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讲课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讲到“故都的秋”时,它是郁达夫所创的行旅散文,文章内容与北国秋天的风景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讲解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出来。为了防止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其中,教师可以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分层提问,对于那些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询问他们视频讲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秋天有什么不同?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想法?这个时候就会有语文成绩好的同学说到北国秋天的风景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在秋雨的冲刷下,给人一种悲凉凄美的感受,然而秋天没有地域之分,只有人文之差,每个人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会有所不同。对于那些语文一般的同学,教师可以询问他们这个视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描述清楚即可,这个时候就会有同学回答到视频主要讲述了郁达夫笔下秋天的景色,以及当时我国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将郁达夫心中积极与消极情绪淋漓尽致的讲述出来。当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赞赏,促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写作训练中来。为了增强视频观看的质量,教师可以当堂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比如《春天里的秋天》、《家》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促使他们通过字词的变化,感受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拓展他们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作文与其它课程的学习有所不同,学生仅仅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各式各样的写作素材,促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提高可读性。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很少有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积累优美语句的习惯,这样的现状导致他们的作文素材比较缺乏,很多学生在面对不同题目要求的作文时,经常会将相同的名人事迹生搬硬套,降低了作文的质量。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作文课堂上,将他们分成不同的队伍,在组队的过程中,将写作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和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这样他们在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各自身上的长处,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当教师将学生分好队伍之后,可以给他们指定一个主题,比如美好的时光应该怎样渡过。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先让每个队伍在课堂上推荐相关的写作书籍,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提到高尔基的《时钟》、龙应台的《时间》等,当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将自己推荐的书籍进行大概描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让其它同学从中学到不同名著的故事素材,将其中值得自己学习的素材积累下来,在后面写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因为学生的课堂时间有限,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不够,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将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中的优美词句积累下来,每个月举办一次手抄报展览,让他们将以前积累的字词、故事以及自己的读后感在上面进行描写,要求每个学生的手抄报内容不能重复,风格不做限制。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手抄报内容更加完善,就会在日常不断进行课外阅读,提升自身的素材积累量。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往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相应的作文题目,带领学生将题目进行通读,告诉他们这个题目的题眼是什么,让学生在寻找题眼中培养自身的题目理解能力。当教师把题目讲解清楚之后,会在课堂上给他们分享一些优秀的范文,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在班级上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将这种类型的写作思路在笔记上记录下来,这样的讲课方式虽然能够确保学生在作文课堂上快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但是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过于关注自身的写作形式,忽视了内容的可读性,导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在高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上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课外书籍,并将一些优秀段落挑选出来,让学生当堂对这些句式进行修改,让他们在变更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巴黎圣母院》里面的“在那些建筑物外表不可思议的千变万化之中,却依然存在着秩序和一致。树干总是一成不变,树叶却时落时生。”提炼出来,让学生当堂进行修改,让他们在修改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作文教学时,应积极将课外阅读融入到课堂上,全面分析学生的写作基础,通过多样的引导方式促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来,促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写作兴趣,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昌波.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渗透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
[2]曾志辉.论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4).
[3]谢利伟.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的价值与策略[J].汉字文化,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