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 620500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常被人们形容为“思维的体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思维能力是学生理解知识的根基,在数学教学的领域中要实现深度学习,便离不开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各种知识理论的学习能力都会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我教育能力;研究
引言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数学的内涵界定、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教学内容三个维度对于数学概念和原理的逻辑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特点的分析启示我们,数学新授课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需要构建基于建立联系的结构化教学策略。
1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意义
我国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数学作为高中教学最基本的科目之一,其学习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如果学生想要取得较高的数学成绩,就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之下,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解,并利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逻辑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还让教师无法完成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能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
2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法措施
2.1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即对数学理论的本质认知。学生具备了数学思想,才能够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是思维能力的集中表现,要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有必要在课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数学思想不断演绎的结果,所有的假设、定义、公式、推论中都融入了数学思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应注重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2巧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
思维导图以系统化的方式构造知识网络,可以将各模块的数学知识关联起来,形成可视化的网状体系,对于深度学习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在思维导图中可以明确地显示知识的组成方式,以规避思维误区。
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有关的知识时,由于其中涉及众多的公式、符号、图像,很多学生都不得要领,产生了条件识别错误,或者因为概念相互混淆而出现了错误的类比思维。因此,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整理这部分的知识,将其分为“定义”“符号”“直观图”“三角函数线”四个部分分别显示出来,在图中纳入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函数知识体系。
2.3注重反思,巧用错题资源
善于反思,是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学生共同的特点。解题中的错误,都对应着思维上的不足,如果在错题资源的基础上展开深度反思,学生便能够提升对思维误区的认识,完善原本的思维方式。当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将错误转化为资源,引导学生找出发生错误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解关于函数的题时,很多学生会将函数范围与值域概念弄混,由于概念的错置而导致连续的推理错误。以下为例:已知函数y=3x2-2(m+3)x+m+3的值域是[0,+∞),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4问题驱动、设问启发,引导学生比较辨析
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思维的起点,是孕育和产生数学新概念与数学新命题,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土壤。正如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现行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新知建构一蹴而就、几分钟搞定,急于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练习的传统做法依然惯性很大,这既不利于课标所强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也不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2.5精选例习题、学以致用,发展学生学会用
数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环节的例题与习题的教学目标,旨在拓展学生对所获得数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学会用运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以及新建构的概念或者新获得的原理去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进而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精心选择例题与习题,力求举例丰富、样本全面,加强问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是关键。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数学知识离我们的日常活动并不遥远,它可以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狄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10):171-172.
[2]朱成岗.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9):13-15.
[3]卢珍丽.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