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杨洪星
[导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科学物理思维方法指导下有效学习物理
        杨洪星
        迪庆州藏文中学  云南省迪庆州  674499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科学物理思维方法指导下有效学习物理,物理教学不仅是赋予物理知识的过程,而且还是赋予物理知识的过程。同时介绍了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思想;方法渗透;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现阶段,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与学生都有理由,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
1 课堂教学中物理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价值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观察和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其思维方式与世界观和认识论相一致。物理思维方法是人们对物理理论和内容本质的认识,是对物理过程研究的结果,符合物理系统,规律,逻辑和方法,物理方法是指方式,方式,体育活动中使用的程序,手段或方法。物理方法是沟通物理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因此,它们统称为物理思想方法。在教授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使用物理方法并体验物理思想。这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方法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最佳框架式整合,如果在物理教学中没有物理思想的指导,就会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指导。在方法论上,物理教学的思想不是空洞的,它体现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渗透到具体和抽象关系的物理思想中,但是尽管外观有所不同,但每个运动物体在速度和力之间都有关系。流体压力越高,相同流体上的压力越大,流体流动越快。物理思想指导我们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2 常见的初中物理思想
2.1 具象化思维
        具象化思维即可以将抽象的题目在脑中想象出其具体的过程,以小球运动过程为例,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就能想象小球的运动过程,从而了解小球运动的整个物理过程。
2.2 学习思想
2.2.1 类比思想
类比的想法是整合对象的各种物理过程,并比较它们以找到不同的物理力,或者以小球的运动为例,该球在平坦地面,下坡和上坡的运动过程可以归为一类,但它们之间有不同的作用力。
2.2.2 转换思想
转换的思想是从问题开始,将复杂的物理过程转换为简单的物理过程,也可以将电气问题转换为机械问题,当然,使用转换思想需要学生全面而全面地学习。系统地掌握初级物理知识,还要了解具体的转换方法。
2.3 总结归纳思想
        小结小结将零碎的知识点系列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在记忆和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不断扩展和扩展,以吸取过去的推论。摘要和归纳思想是最重要的物理思想,也是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的基础思想。
2.4 解题思想
初中物理主要是力学。解决问题的最普遍思路是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来分析物理受力情况。当物体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时,学生应尝试查看物体的整体受力,找到要点,然后逐层分解,最后消除抵消力,简化物理力分析。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缺乏物理思想的原因分析
3.1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1)学生太累了而对学习没有兴趣:“填鸭式”“满堂灌”从字面上意味着强迫学生学习知识。学生自然会变得疲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变得毫无兴趣。(2)教师太累了,无法教任何新的东西:“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非常累人且周而复始很没有新意。


3.2 一切向成绩看齐的教学现象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切向成绩看齐”的教学现象,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广泛运用问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训练,在“量”的基础上寻求“质”的突破;其次,缺乏必要的物理实验来探索活动,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或简单的背题来记住知识点,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4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方法渗透的研究内容
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根据教育和教学的总体环境,采用了不同的方式,途径,程序,手段或方法来交流物理的思想,知识和能力,反映出学生运用物理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将思想方法纳入教学过程实施的总体方案中,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根据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行为程序。
4.1 促进物理教育实践理论的发展
        初中物理新教学策略的实践是通过思想方法渗透的,虽然研究内容较少,但其内涵,性质和功能等均对本章课时间有具体影响。与教学实践探讨思想方法渗漏的具体路径,然后总结初中物理思想方法渗漏的具体原理,方法等。
4.2 促进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理论上讲,教学策略可以全面理解和探索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表现形式,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策略不仅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实践的基础。它是具体,简洁,可操作的,并且具有通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易于理解和执行,“思想方法渗透化”是一种适应当前教育形式并满足教育实际需求的学科形式。
4.3 培养思想独立,行为独立的创新型人才
        学习和掌握物理思想和方法对学生物理科学素质的培养及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有效地渗透一些物理思想方法给学生,这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渗透物理思想,使学生具有灵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知道他们生活中的物理学,了解物理学并学习物理学。在探索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思想,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
5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方法渗透的实践
        物理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应根据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并应规范化和规范化,即在总结初中思想和方法的前提下中学教科书,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思想和方法得到最优化的渗透,同时,同事们对某些章节的教与学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形成了可以广泛用于教学的优秀范例。让学生通过良好的身体思维方法来教育。为了对思维方式的渗透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希望能获得一些理解和结论,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思想性和深刻性。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找到并确定经典课题,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案例设计中,形成教学案例设计参考集。在实施初中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教学策略研究中,物理思维方法包括五个方面: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物理思维,数学应用和哲学思维。基于物理知识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从简单到复杂,运动的思想,整体性的思想等。基于物理实验的思想方法有:控制变量的思想,等价替代的思想,运动的思想。基于数学应用的思维方法有:比率法,图像法等。基于哲学的思维方法有: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普遍联系的思想等,它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而且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对外部感知和内在思维的热情,在经历了学习活动之后,中学生常常不自觉地获得了一种理解和经验,尽管这种理解仍然是肤浅的、表面的,但是他们所能体会到的物理思想
方法还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强的迁移功能。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因此,进行必要的初中物理改革尝试,总结出不断改正的经验教训,是推动初中物理改革进程的必然过程,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教学过程的改革和教学实践的改革,是下一步初中物理改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明泉.高中文科物理教育中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邢邢.思维可视化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20.
[3]王雅卓.迁移视角下数学对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李晴.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适应性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