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教学问题反思与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郑文盛
[导读] 构成语文学习的要素包括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和引导。
        郑文盛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月示中学363209
        摘要:构成语文学习的要素包括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和引导。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语文要素教学化、创新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语文课堂对学习要素的构建和运用作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发现开展教学问题的反思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科学合适的改进策略。以解决语文要素教学问题为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育工作,尤其是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深化。文章将结合实际对语文要素教学中出现的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问题;反思与改进
        语文要素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语文要素的交错组合、共同实效,才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课堂,语文要素的科学融合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的发展,也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正向引导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由此可见,语文要素的合理运用对于语文优质课堂构建的重要性。但回到现实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在语文要素分配和创新上存在一定问题,加之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反馈并改进,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相关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要素的合理构建与运用,积极关注教学问题,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同时勇于反思,获得教学进步和培育工作的深化。
        一、略析语文要素教学问题
        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要素教学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引导问题,主要显露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脱离课本要求,抛开教材要求之语文要素进行自我意识的教学,虽然具有相对创造性,但却将教材中的本质要素忽略了,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时不利的,尤其在一些核心问题的设置时,教师会把握不清主次;第二,语文要素教学整体安排不到位,往往造成教学前期按计划实行,但到后期由于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而简要带过,但后面的知识通常是总结性的内容,对于学生增强语文素养具有重要引导作用,那么教师对语文要素教学的不合理安排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第三,语文要素教学不具灵活性,过于僵硬,换言之,就是机械化的教学引导,像很多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按部就班,课程模式单一固化,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教师引导也会愈发没有创造性,不论是对教学的推进,还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不具正向引导力。
        二、推动语文要素教学策略
        1.采用多元语文要素融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在初中语文要素教学中,教师要极其注重多元化教学,即采用多元的语文要素融合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单元学习为单位进行内容排版,每一单元都有相应的语文要素学习要求,也就是总体性的单元导语,是帮助教师找准教学主方向的导引,这也意味着该单元的语篇都是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延伸。那么,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就可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像对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融合、将阅读内容与写作指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多元语文要素的构建中学习多元知识。

如此,既能将语文要素的指导和效用发挥到位,又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学过程中,就可通过结合理论知识和人文精神、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展开多元语文要素的融合性教学,以此作为全面提升同学们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本单元的教学要素为引导学生重视课文的朗读和赏析;把握好朗读中的重音和连停,感受语言之美;学会揣摩和品味语言,掌握一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所以在学习《春》时,可以先引导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描绘的生动春景,并思考自己读过哪些描写春的优美语篇,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与周围同学进行简单的互动;接着,要求大家围绕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进行自主学习,尤其要注意问题三,对于作者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有怎样的理解?并要求大家用比喻的手法进行造句。下一步,对积累拓展的知识进行重点研读,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及时巩固。最后,让大家认真落实“读读写写”部分的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篇关于春的小作文。这样一来,既完成了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要求,又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引导,有效发挥了多元语文要素融合教学的效用。
        2.根据单元导向推动要素教学,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一单元都有对应的单元导向,也有固定的学习模块,这种清晰的单元排版对对于教师开展语文要素教学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指引上也具有更明晰的方向导引。在此情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导向推动要素教学,并借此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像初中语文,基本每个单元都是由语篇阅读和写作两大模块构成,而每篇阅读又细分为多项要素,对于学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和深化语文素养具有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的教学中,可以以单元导向为教学主导方向,同时结合本单元的写作实践展开语文要素教学,以此提升学生整体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本单元主要在谈景色的描写,重点是要引导同学们学会在观察不同景象的同时体会其中的韵味,并能掌握一些基础的描写手法和技巧。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不同季节的雨,其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像修辞的应用、写景技巧的穿插,同时融合多种感官的角度描写,呈现了隽美的雨后世界。在写作实践中,根据教材要素设计,要求学生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用一段文字描述场景的变化和伴随出现的现象。要求大家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在其中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也可以在教材要素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想象,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可见,利用单元导向推动要素教学,确实能够有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总之,在初中语文要素教学中尚存一定不足,还需相关教师集中反思和反馈,将不足转化为前进动力,通过多元语文要素融合教学和单元导向推动要素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荣华.语文要素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20(10):4-7.
[2]陆诗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系统与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黄欣芳,傅登顺.目标导航  问题开道  要素转化——统编语文教材阅读单元教学构想[J].语文建设,2020(16):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