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贺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常青中学校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大力提升了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多,且知识具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辅助着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不断提升教学成效。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具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往往会以知识生涩难懂等不同?,而不愿意学习数学,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则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则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此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以下内容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了构建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意义
首先,丰富知识呈现方式,提升数学趣味性。高中数学知识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着多样性、抽象性等。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脉络整理出来,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椭圆知识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创作几何画板,借助画板中的轨迹变化与动画效果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数学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在教学椭圆概念时,学生可以从多媒体课件中清晰地看到离心率与椭圆程度变化二者间的关系,并结合所看,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即:离心率越接近1,椭圆就会越扁;离心率越接近0,椭圆就越圆;当离心率为0时,则椭圆就成为圆。通过将知识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难度会有所降低,且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其次,有助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实验的整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适宜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及数学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数学规律等。相较于过往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时,则可以将数学实验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以此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数学知识等,最终提升教学成效。
再次,科学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高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且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为了减少知识理解难度与抽象性,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并选择出适宜的信息技术,来将知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
最后,动静教学相融合,加强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高中数学学习,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等均可以得到有效地锻炼。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以动静结合方式,使得抽象化的数学只是具象化。学生在抽象与具象思维的不断转变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等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提升教学模式的科学合理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得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课堂学习。比如,当下比较常见的翻转课堂教米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方式,并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为学生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并安排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并做好预习笔记。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带着疑问听课,并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以此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用于形象展示教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出图形变化
过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往往会采用教学模具,以此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等。然而,教学模具无法从多个角度展示出数学知识,因此学生无法深度地掌握立体图形的动态变化。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将各个视角下的同一几何图形立体性地展示到学生面前。在观看动态模型时,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掌握棱柱、棱锥、圆柱或者圆锥的特征知识等。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侧面形状性质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画板将几何体的各个侧面从整体上拿下来,并结合动态化的课件,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各个棱柱侧面形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等。
(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复习环节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新知识传授上。如果学生未及时地复习所学习过的知识,极易将新知识遗忘掉,并影响到知识的理解与消化等。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课后复习的趣味性与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等体现到课件中,并依托动态图画或者视频等来帮助学生回忆与强化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知识竞赛活动相融合,来调动起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在比赛参与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且学生间也可以互相互动与交流,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等。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等,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后题库。学生可以在题库中随机抽题来检测自身的学习成果。
三、结束语
总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教学工作地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学习任务较重,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实践表明,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使得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地方式呈现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知识抽象性与难度,进而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以上内容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作用与构建策略进行了相应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并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地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天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5(8):45.
[2]谢国珍.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分析[J].江西教育,2015(33):27-28.
[3]陈东进.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5):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