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晖
重庆市巫山县三关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它主要以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为教学目的,是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与认知的关键时期,为在以后的深入学习中逐步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学思想奠定基础。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规避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教学活动中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起到有效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生力量跟随新课标改革的浪潮出现在教师们的视野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一方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想法观点的平台,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自信意识,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好处,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养成合作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教师打造一种活跃、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弱化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同时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最终达到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一、小组合作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较为经典又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而小学数学教学也正好满足培养学生探讨意识的教学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探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钻研精神,这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来说相当重要,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此外,小组合作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共赢意识,在完成同一个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团体归属感与集体意识,并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中体会到竞争意识对于激励团队共同奋进的重要性,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共同进步,这对于还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往往比教师直接一对多教学更有效率。除了获得集体感与竞争意识,小组合作还能在实质上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借助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形成新的学习思路与互助意识,能够在另一层面上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迎头赶上班级平均水平。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对小组的合理划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展开的基础,而对小组成员的划分一般是以成绩为基准,部分教师会根据学生以前的表现与学习情况来评定成绩,然后将成绩较好的分在一个小组,成绩较差的分在一个小组,这样的划分方式容易加大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在小组合作竞争中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让学生整体提升小学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只针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学生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带动作用。例如,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有意识地让不同能力水平与特长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同时征求学生的主观意见。上课的时候笔者会告诉学生:“小组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大家在合作竞争中共同进步与促进,因此就需要拥有不同特长的同学结合在一起互相帮助哦,我们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要热心帮助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愿组合成自己的小组,最后根据名单再作出相关调整。
(二)通过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往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没有开展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时,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很不理想。
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自控力不强没有约束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那么现在教师已经分配好学生学习小组,就可以顺利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可以将不同的课堂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其中,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每个小组齐心协力完成课堂任务。在课堂的最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学习成果的分享,比较一下学习方法的不同,互相讨论一下优缺点进行总结反思,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三)督促学生明确小组内部共同目标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共同的任务目标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为了让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教师应当在组建小组之前就先树立一个小组内部的共同发展目标,并制订目标实现计划,最好对各成员的任务进行量化,这样能够在小组内部建立竞争机制,推进目标达成。此外,内部的共同目标还是维持团队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来说,共同的目标是支持团队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条件,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督促学生首先确立共同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这个目标还可细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即指总体提升小组成员的数学成绩,短期目标可设立为合作完成数学实验并探讨结论、小组测验后共同寻找犯错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这样和谐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减少了教师一对一解答的压力,提升教学效率。
(四)合理设计课堂活动
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就需要积极的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将整个班级划分为一个个小的组织,然后再分别进行数学教学和管理。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好本节课堂合作活动的相关内容,确保能够及时处理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设计一项好的课堂合作讨论活动,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打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需要把学生真正看做课堂的主体,积极的为学生考虑,为学生着想,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关键是看教师能否高效利用这种模式,能否能促进学生兴趣高昂地学习。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不可否认,游戏教学仍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游戏教学,改变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的单一小组讨论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做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彼此的了解和默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现教育阶段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式,它很好的适应了新时期教学的要求与时代特点,在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而非止步于教学内容,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最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雅丽.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03):67-68.
[2]周德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94.
[3]马学龙.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11):128-129.
[4]夏甜.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谈[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5]潘龙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