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江苏省无锡市东璟幼儿园 214000
摘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进行幼儿绘本的教学非常重要。绘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语言,想象力的发展,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幼儿绘本的教学中必须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这是本文的核心。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情感教育
以绘本为主体,辅以简单的文字来介绍故事。幼儿对阅读绘本的兴趣很高,因为绘本的内容是免费的,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且绘本的故事和图像符合孩子的主观需要和获得知识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情感启蒙,增强幼儿学习绘本的快乐体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1 幼儿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在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种针对0-6岁幼儿的“预阅读”。这个“之前”是指阅读准备,主要重点是兴趣,方法,养成习惯。通过幼儿绘本教学中的情感故事,在故事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一起打开生动的图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可以一次吸引孩子,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对孩子的图片内容,有利于孩子阅读兴趣的提高。在老师的示范下,孩子逐渐了解了阅读的方式,方法。在长期的坚持下,孩子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高幼儿想象力
从人类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语言发展是最快的阶段,也是其口头形成的关键阶段。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会对幼儿语言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老师是孩子与外界最接触的个体,在孩子绘本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老师使用可视化图片并接近孩子实际的孩子语言进行交流,从而让孩子相对容易接受。教师的示范还为孩子们敢于说话和愿意说话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为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想象时代,可以说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代。绘本上生动有趣的图像直接影响幼儿的视觉感受。孩子们可以在图片海中自由想象。在幼儿绘本的教学,情感教育中,幼儿可以扩大想象力的翅膀,从而大大扩大幼儿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些孩子会根据绘本自己进行想象。
1.3 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幼儿的情感认知
社会情感主要是依恋,愉悦,同情和责任感。幼儿的依恋是主要的情感体验,具有相对简单的特征。当老师陪着孩子阅读绘本时,孩子通过老师的语言解释,结合自己的阅读绘本,会产生一些直观的情感体验。老师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交情感,从而可以得到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2 幼儿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以绘本为基础明确情感教育目标
在幼儿绘本的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据此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根据绘本的内容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情感教育是基于绘本的教学,因此在目标设定中应基于绘本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可以感觉到情绪,从而确保教学效果。以家庭活动的绘本教学为例,可以将情感教育的目标设定为自己做事,主动收拾玩具,爱父母等,使孩子有清晰的读书方向活动,增强情感教育的针对性,提高绘本的教学效率。
2.2 强化幼儿对绘本的阅读
幼儿绘本要求有情感的孩子阅读颜色。情感阅读,不仅要让孩子融入情感,还需要结合绘本中包含的情感,正确阅读,从而培养孩子的情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孩子们读好绘本,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在情感渗透中,教师需要主动与孩子沟通,明确孩子的特殊需求,使孩子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使孩子可以主动进入教学活动。
2.3 以绘本为条件组织幼儿情感表达
情感教育应重视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增强表达能力。如果孩子一直处于感觉和经历的状态,他们将无法理解自己的情感认知,这不利于他们吸收绘本中包含的感觉,也不利于孩子的积极参与和直觉经验。在绘本教学中,组织幼儿表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幼儿接受和吸收绘本中的情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开朗的性格。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阅读绘本时会有个人的阅读情感。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互相交流,并鼓励孩子们将积极的情绪带入现实生活中,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思维。
2.4 采取多元化教学,强化幼儿情感渗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僵化,无法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幼儿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绘本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孩子们非常活跃和活跃,教师需要通过视觉和生动的方式开展带有情感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情感。幼儿通常有更多的多彩情感,但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表达情感,促进孩子积极参与情感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建构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更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情感,从而提高孩子对绘本的理解和理解能力。
2.5 精选绘本读物
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内容的热情,明确情感教育方向,以确保学前教育的正确性。另外,绘本的内容要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即考虑孩子是否可以接受,避免孩子对情况不了解或不感兴趣。绘本的选择可以从伴侣游戏,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安全故事等主题出发,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学感。
2.6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幼儿的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固定,在表达方式和思维认知方面,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在教学活动中释放自己的本性,挖掘潜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2.7 以绘本为材料提高幼儿情感认同
幼儿的身心发展不成熟,理解能力较弱,当老师要求孩子进行情感表达时,孩子可能不理解。因此,在绘本教学中,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老师可以将绘本的内容转换为动画,将文字转换为视频动画,激发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绘本的内容,产生情感认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绘本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师生的情感,而且还可以训练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想象力,并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因此,建立正确的阅读视野,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科学合理地选择绘本,并有针对性地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情感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马丽娟.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分析[J].家长,2020(28):174-175.
[2]刘亚娜.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190.
[3]吴国芸.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华夏教师,2019(07):75-76.
[4]张媛媛.浅析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知识经济,2019(0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