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身份证号码23010319790122162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物的功能方面都产生了更为多元化的需求,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更为优化、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在建造过程中进行施工效率、安全性、施工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对质量方面进行控制,还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1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与整体的建筑物的功能、造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进行与经济指标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一方面建筑工程投资额对于建筑结构方案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设计优化,考虑结构方案的经济性以符合投资额。在进行建筑物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工作,做好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整体规模规划和施工材料的选择,从而进行更为经济可行的结构设计。另一方面,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同方案的选择及不同建筑材料的选用对工程造价会有较大影响,像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承重构件的尺寸、承重材料的配置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有的可达20%。建筑结构由基础、柱、墙体、梁、楼板、屋面板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不尽相同,结构方案优化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因此在方案优化设计
时人们所考虑的重点要有所侧重。
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明确的工程造价目标缺失
对于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方案,造价目标的缺失也是严重影响到其控制过程的重要因素。整个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造价控制的工作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也就使得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投资额、预算额、整体造价的相关目标,不利于整体优化配置设计。在这一工作阶段中没有建立更好的工程造价的机制,没有目标性地盲目工作,也使得在设计过程中对工程整体的认知不足,产生对整体效益的影响,不利于建筑物整体设计工作的进行。
2.2工程造价机构配置不科学
结构设计是建筑物项目设计工作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合理性的配置也十分重要的。当前的工作过程中,造价机构配置不科学的现象对造价工程的整体控制产生了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部门是一个先行设计、中期管理、后期验收的关键性工作部门,与其他的部门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一些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将造价工作充分重视起来,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造价工作管理机构,严重阻碍了造价工作的开展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进行,不利于整体工作的进行。造价部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其在结构设计中无法进行预算、规划等准确的造价工作,造成了浪费、资金短缺的现象,制约建筑项目工程进行;同时会造成成本核算工作的不合理,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和项目经济效益的降低。
2.3造价控制环节执行力不足
造价控制工作的执行力,也是影响建筑项目结构设计造价控制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的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执行能力影响到了整个工作的落实,管理和控制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也就使得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不优化、不科学、不完善,对于造价控制工作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有待提高,造价控制工作的精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便在工作中进行更好的控制工作,增强资金使用的效率。
3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3.1优化建筑结构延展性设计
建筑项目结构设计工作中抗震载荷、抵抗侧向力体系的设计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设计的过程中,抗震载荷量与经济指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需要对抗震载荷的方案进行统筹分析的工作;抵抗侧向力结构设计也是抗震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合理选择抗侧力结构体系,使得整体的结构的延伸性与体系的构建工作也更为合理化进行,从而在满足抗震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成本降低的工作。
3.2优化工程结构设计
为了更好地进行建筑项目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需要进行工程结构的优化工作,需要在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结构尺寸的调整工作,以便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材料的优化选择和完善成本控制的工作。结构设计优化和材料性价比的选择都需要在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得整体项目工程的进行更加顺利。
3.3实施限额设计
建筑项目结构设计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行业标准和规范性的对比工作,在施工设计方案完善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工作。尤其是在建筑项目结构设计中需要进行“限额设计”,使得设计在清晰的工作思路下进行,也在进行每个施工部位的施工量、施工费用的计算时可以对资金进行精准化的掌握工作,专款专用,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结构设计工作进行评价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也使得整个建筑项目结构设计工作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
3.4优化构件截面尺寸的处理工作
设计建筑结构构件,需要对结构内部尺寸、构件大小等问题进行了解。对此,要整合控制设计各部门对实际管理流程和体制机制,搭建系统完备的设计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整体平稳有序运行,为实际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板构件。优化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标准的要求,在满足承载力、正常使用、抗震性能要求及高层结构适宜的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相对小的板厚,确保有效减少工程造价。
第二,梁构件。优化设计时,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状况,认真核算梁的跨度,在满足承载力、正常使用、抗震性能要求及挠度要求的前提下,验算现场截面尺寸,选择相对经济的截面尺寸。施工现场需对截面高度、宽度进行确认,确保设计细节准确,进而有效提升整体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实施水平,确保施工项目符合施工要求的同时,及时减少工程造价。
第三,柱构件。优化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框架结构的相关柱截面尺寸及柱轴压力设计值,判断实际的轴压比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在满足承载力、正常使用、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验算实际截面尺寸,采用相对经济的截面尺寸,有效减少工程造价。
3.5合理配置工程造价机构
建筑项目结构设计造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的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造价控制工作责任主体的明确,在工作过程中确保每一部分的工作都落实到工作责任人,建立起完善的追责工作制度,进行完善的工作落实。在规划、筹划、生产、监督、风险投资等各个部分中都进行高效的管理。第二,需要进行项目管理机构的建立,还需要进行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整体的设计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也使得设计工作与质量管理、造价控制、进度管理等工作都紧密的联系起来,做好工作的协调。第三,招标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对于设计方案可以进行更为优化的选择。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助于进行技术、方案合理化方面的全面评价,也使得造价控制工作可以更为完善。在相应的评价工作中,还需要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控制力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项目结构设计工作需要在建筑的功能、质量、稳定性、安全性都保证的基础上进行造价的控制工作,造价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从设计的基础工作出发进行相应的完善,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更新,做到高质量、低投入的优化工作,使得质量和造价控制工作能够进行协调的共同发展,提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章静,玄炯勋.浅谈工程造价设计过程中造价控制方法研究[J].
城市建筑,2013(6):189-190.
[2]朱杰元,施永坚.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
江西建材,2014(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