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地铁施工技术要点与控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0期   作者:吴恺 肖瑶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在繁华的城市中,常常会受到交通问题的影响和困扰。
        吴恺 肖瑶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检测研究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7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在繁华的城市中,常常会受到交通问题的影响和困扰。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众多城市都进行了地铁的兴建。其不仅高效、便利、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更使得城市中污染减少,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与其他的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地铁具有高效、节能、运量大、速度快等优点,而且不占用城市地面道路面积,对于改善城市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的地铁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大城市的地铁施工项目相继开工。由于地铁施工项目的工程成本巨大,施工技术复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
        1 我国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概述
        我国的地铁施工技术研究是从1956年才开始的,当时只是进行了暗挖工程的试验,直至1964年才着重开始地铁整体施工技术的研究。1965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正式开工,预示着我国地铁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其他大中城市也逐渐开始地铁项目的建设。我国的地铁施工技术先后经过了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的发展,有些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
        明挖法施工技术简单、便捷,因此,北京地铁的前两期就采用了这种施工技术,受当时经济条件落后的限制,采用明挖法这种经济的施工技术也成为我国地铁建设初期的首选技术类型。暗挖法在我国早期的地铁建设项目中使用得比较少,首次获得成功则是在复兴门地铁建设工程中。盾构法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在上海的一家隧道公司进行盾构修建隧道的试验,上海地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成功采用了盾构法施工技术修建了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区间隧道。
        2 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
        2.1 渗漏和裂缝问题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应用其中的施工技术较多,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技术、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等,地铁车站施工技术体现在地铁车站施工、地连墙围护结构等方面。在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地铁施工技术控制中极易出现渗漏和裂缝问题,由于地铁施工技术应用不科学,钢筋支撑头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隐患问题,也和混凝土浇筑不规范有机联系。同时,如果地铁施工中预埋件清理不到位,极易被锈蚀,存在隐患问题,一旦预埋件受到不间断震动,和混凝土接触位置出现裂缝问题,进一步加重预埋件周围渗漏问题。
        2.2 混凝土配比技术问题
        混凝土是地铁施工中应用到的重要材料,而配比问题是地铁施工技术控制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应用配比技术过程中,混凝土配比试验不到位,导致混凝土配合中配比技术数据和地铁建设实际情况不吻合,加上管控力度不够,配比技术问题处理不及时,导致最终应用到地铁建设中的混凝土的配比过高或者过低,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其结构防水性、耐久性等不高,影响地铁工程最终建设效益。
        2.3 预埋技术问题
        预埋技术问题也是地铁施工技术控制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中,预埋技术频繁应用其中,高效控制预埋技术质量至关重要。但在地铁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目标实现,对施工技术控制工作开展中呈现的预埋技术问题重视程度不高,预埋件、预留孔洞等设计、施工不科学,需要有效钻孔切割地铁车站结构的同时加设支撑柱[2]。


        3.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的改进措施
        3.1 强化施工技术控制意识,制定施工技术控制目标与方案
        作为综合型的系统化工程,地铁建设中施工技术控制是一大关键点。施工企业要在分析、总结中明确施工技术控制工作开展中呈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把握地铁明挖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技术、混凝土配合技术等过程中提升对施工技术控制的思想认识,实时强化施工技术控制意识,在地铁施工中将技术控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3]。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针对地区地铁建设要求、重难点、注意事项等,深化把握施工技术要点,科学制定施工技术控制目标,在细分基础上将其贯穿到地铁施工各环节。同时,施工企业要针对支护结构、地铁车站等,从防水、应急等方面入手,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在和控制目标协同作用中,不断规范地铁施工技术应用各环节。
        3.2 强调漏水和裂缝问题,加强混凝土配比与质量控制
        在解决漏水和裂缝问题中,施工企业要深入把握地铁重要部位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隐患问题,明确重要部位的质量控制点,加强对地铁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在理论教育、技术培训中高效指导施工作业人员规范化操作施工设备以及巧用施工技术,要细化管理人员在施工技术管控方面的具体职责,动态跟进地铁施工中掘进速度、模式、推力,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放线测量、开挖导沟、内外侧回填、钻进成孔等环节,随时了解各方面具体情况,做好防水工作的同时提升地铁结构的安全性、稳固性等,防止投入使用中频繁出现漏水、裂缝两大问题。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加强混凝土配比以及质量控制,要对采购人员提出针对性要求,确保材料各方面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从源头上控制混凝土质量[4]。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要对施工人员提出针对性要求,准确把握其原料,砂石、水泥等,包括加入其中的外加剂、化学试剂,在进行合理化配比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具体规定,准确把握技术参数,水胶比、水灰比、坍落度,科学配置砂石、水泥和外加剂等,在合理化搅拌、振捣基础上仔细检查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在针对性处理基础上高效管控混凝土质量。
        3.3 注重预埋技术问题,构建信息化管控平台
        施工企业要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施工技术控制中出现的预埋技术问题,分析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同时加强地铁施工中预埋管控,规范施工流程、施工工艺的同时完善对应的监督制度,明确预埋管控重点与难点,实时高效地控制地铁施工中预埋环节的危险点,在源头上保证预埋质量。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注重信息化管控平台科学构建,在应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过程中科学设置地铁施工技术管控功能模块,混凝土配比控制、预埋控制、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关键部位控制,也包括材料采购、风险评价等,在协同作用中科学设置数据库,随时动态监督地铁施工各环节,实时把握各类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预警应用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在针对性处理的同时高效控制危险点,在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中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等。
        4 结束语
        地铁的建设不仅拓展了城市的空间范围,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而且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因此,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地铁设施的建设。世界上大部分先进的地铁施工技术都已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未来,我国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需要,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地铁施工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永魁.复杂地质下穿地铁既有线施工关键技术[J].砖瓦世界,2020,(10):19-20.
        [2]刘承宏,陈宇博.复杂地质条件下穿老旧建筑物盾构法地铁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109-111.
        [3]何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19,(2):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