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火的现状以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0期   作者:牛力
[导读] 农村是火灾的高发区域,主要原因在于诱发火灾的因素较多,农村防火工作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消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
        牛力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农村是火灾的高发区域,主要原因在于诱发火灾的因素较多,农村防火工作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消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导致火灾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到了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农村防火工作的改进和优化已然势在必行。本文将探讨和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防火工作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显著提高农村防火工作水平,有力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维持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农村;防火;现状;解决方法
        引言: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的占地面积较广,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保障农村地区生产的持续高效,维护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然而从农村防火工作现状来看暴露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无论是农村群众还是主管单位都没有充分重视防火工作,及时排除消防安全隐患,极易引发火灾事故,酿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解决之策,将防火工作落到实处,给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安全空间,从而为农村经济的蓬勃健康发展给予可靠保证。
        一、农村防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诱发火灾因素不断增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了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还加大了消防安全风险,私接线路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极大的增加了用电负荷,供电线路的故障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火灾事故。而且一直以来农村群众在冬季普遍通过燃烧煤炭、秸秆等物品来取暖,处处都可以看见明火,倘若易燃物的保管不当,与明火相接触,火灾就会随之发生并迅速蔓延。此外,农贸市场中商铺数量较多,所用装修材料具有易燃性,防火距离也比较小,与消防工作要求不符,同样会导致火灾的滋生。
        2、农村防火工作体系不健全
        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对于农村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远远低于城镇地区,没有建立健全的工作体系,各单位部门不能明确认识到自身的权责,在农村防火工作中多头管理现象较为突出,许多工作甚至无人监管,致使农村防火工作的落实比较困难,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消防安全隐患没有彻底消除,火灾事故就会更易于出现。平时主管单位很少监督和检查农村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也没有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消防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增强,不能迅速扑灭火情,将会给农村防火工作的开展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3、农村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毕竟有限,村委会通常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带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上,没有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当前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型号落后、结构老化、数量不足等弊端逐渐彰显出来,难以满足农村防火工作基本需求,工作效果大受影响。与此同时,农村乡镇企业为了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消防规划设计,及时更新消防设施,企业所用生产原料却有不少都属于易燃品,给火灾防控加大了难度,一旦发生火灾,引发的后果将十分严重,企业设备和人员安全都岌岌可危。
        4、农村消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在农村防火工作中消防人员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他们的应急救援能力越强,对于火灾的防控力度就会越大,进而降低火灾发生几率,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会对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可是农村消防队伍建设通常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地方政策法规和资金投入都无法满足消防队伍建设的要求,再加上农村生活环境无法与城镇相比,青壮年劳动力会选择外出务工,消防队伍中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思想觉悟不高,农村防火工作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难以得到践行,防火工作的有效性遭到了削弱。
        二、农村防火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法
        1、严格落实农村防火工作责任
        保证农村防火工作稳步落实的必要前提就是要明确地方政府的领导地位,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到对农村防火工作的监管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将具体工作职责予以详细划分,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人头上,畅通沟通机制,促使各方主体单位形成整体合力,共同解决农村防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工作体系和工作效果。为了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应该将农村防火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定期进行考察和评价,引入奖惩措施,各方主体就会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他们也会严格遵循农村防火工作机制,经常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利于农村防火工作目标的顺利达成。
        2、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考虑到每个农村地区的气候、地理、水文等环境条件都有着显著差异,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消防部门要做好实地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当地农村防火工作实施现状以及具体需求,科学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保证各类消防设施都能稳定可靠运行,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这样农村防火工作就能取得较佳效果。农村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消防审核,确定建筑的防火等级和防火间距都合乎防火工作要求,消防通道可供消防车辆正常通过,且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完善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需要下达整改通知,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直到将上述问题全都妥善解决为止。
        3、加大农村防火工作宣传力度
        纵观农村地区频发火灾事故的关键原因不难发现,农村群众的侥幸心理浓重,很难更改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用火不够规范,消防知识欠缺,使得农村防火工作极易流于形式。对此,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强化农村群众的火灾防控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所用的宣传形式要丰富多样,富有创意,符合农村群众的认知规律,能够被他们所接受,真正深入到每个群众的心中。二是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让农村群众知道他们身边都有哪些消防安全隐患,如何能够安全用火用电,火灾发生时怎样自救互救等,这些知识都是农村群众必须要掌握的。三是消防宣传要讲究时令季节,在冬藏农忙、天气干旱少雨、重大节日前夕都要安排专人深入到农村地区进行宣讲,有重点的实施农村防火工作,增强工作实效。
        4、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这一举措是遏制农村火灾的根本措施,应当作一项长期的、艰巨性的任务来开展,构建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对火灾的抵御能力。加强农村义务消防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消防培训,组织消防应急演练,本着提高消防人员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引导疏散和逃生的能力为根本目标,建立一支新型的“四能”消防队伍,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村委会添置抽水机、水桶、火钩、火叉、长梯等基本消防器材,并修建水池、沙堆等设施,在农村进行电网改造、引水等工程建设时,充分考虑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规范布线、修建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等。
        结语:总而言之,优化农村防火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实际工作开展中的常见问题,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携起手来,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不断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以此来促进农村防火工作的贯彻落实,为农村群众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永波.浅析农村防火工作现状与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2)
        [2]罗志潭.浅析当前农村火灾防控工作的困局与对策[J].今日消防.2019(12)
        [3]张旭.浅析城乡结合部、农村火灾现状与预防对策[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