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认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0期   作者:陈林
[导读] 为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已明确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正确认识理解双体系尤为重要。
        陈林
        陕西华建工程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 西安 710077
        摘要:为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已明确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正确认识理解双体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安全,风险分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体系)的内涵
        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安全关口前移的意思就是在事故之前,就把事故隐患消除掉。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
双重预防体系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二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我们在风险管控时要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和管控方式方法。
1.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步落实具体措施。级别分为四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与之对应的安全色为:红,橙,黄,蓝。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点里包含有几个或者多个危险源,风险点的范围大于危险源,危险源识别的基本单元是风险点。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危险源可称为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2.隐患
        在双体系建设中的隐患指的是违反安全生产法、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排查是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计划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也称安全排查。
        隐患分级:根据隐患整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治理是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二、双体系的关系
        双体系去区别和联系;风险分级管控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管控过程;隐患排查治理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管控结果。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管控措施的监控过程。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危险源失去控制会演变成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通俗的讲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 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第二道是治理隐患,以具体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目的。
        三.双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关系
        首先要认清双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不是两张皮。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中,已经明确了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管控分级、隐患排查治理这三者间的关系,即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主,在其过程中开展和融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不是相互独立的,是相互促进的。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2016)中也将“双重预防”这一体系融入其中,成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二者并不矛盾,对企业而言,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采用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提升本质性安全水平,通过对标准化中领导作用、目标管理、检查与自评等要素运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抓重点、抓关键,通过安全标准化运行,抓全面、抓系统。双重预防机制是建设根本,安全标准化是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四.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意义
        首先,构建双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双体系的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建立双体系可以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有利于风险隐患分层次,分重点的管控,明确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最终可以达到风险超前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五.结束语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有关安全生产重大决策,本质上是坚持人民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了首位,充分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作为企业我们只有正确科学的认识理解双体系,才能更好的履行我们的职责,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
2.《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2016)
作者简介:陈林,男,1985年10月生,陕西周至人,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从事工程管理咨询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