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机电安装工程精细化控制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0期   作者:雷向辉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机电行业的发展,
        雷向辉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洗选煤运营分公司,陕西省榆林市 ,7193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机电行业的发展,通过BIM技术平台使深化设计与数字化施工有效结合,可实现从深化设计到数字化施工的信息传递,打通深化设计、数字化施工建造等环节。通过BIM新型的应用技术,实现以创新的理念驱动行业间的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各自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创造建筑行业设计、安装新型产业链,开启了全新施工模式。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安装;精细化控制;应用
        引言
        BIM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建筑业信息化管理新技术,目前在国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机电安装工程领域,将BIM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可以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将工程信息和建筑数据整合在同一个模型里,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用以提高建设效率并实现质量目标。在收集建模所需建筑数据的同时,模拟工程信息,使用三维数字技术快速处理,将数据直接转换成图形,取代了传统的二维CAD图纸,使机电安装工程的各处细节都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有效解决了一些复杂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难题。利用BIM技术可以设计并模拟各类型工程,通过全面分析设计数据,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2基于BIM技术的机电安装工程精细化控制应用措施
        2.1远程视频监控技术
        管理人员可对现场施工情况、尤其是对重大危险源项目,人员出入情况随时进行监测,有效应对现场突发的安全、质量问题。企业管理层在办公区也可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掌握现场施工情况,责令项目整改施工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实现管理人员、项目、企业的多级管理。
        2.2数字化测绘复核及放样
        现场测绘复核放样技术能使BIM建模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实现BIM的数字化复核及建造。在数字化加工复核工作中可以利用测绘技术对预制厂生产的构件进行质量检查复核,通过对构件的测绘形成相应的坐标数据,并将测得的数据输人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相应软件中比对构件是否和数字加工图中的参数一致,或通过基于BIM的三维施工模型进行构件预拼装及施工方案模拟,结合机电安装实际情况判断该构件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安装相关要求的构件可令预制加工厂商进行重新生产或加工。所以通过先进的现场测绘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字化加工过程的复核,还能实现BIM模型与加工过程中数据的协同和修正。如上海某超高层建筑,其设备层析架结构错综复杂,同时设备层中还具有多个系统和大型设备,机电管线只能在桁架钢结构有限的三角空间中进行排布,机电深化设计难度非常之大,钢结构现场施工桁架角度发生偏差或者高度发生偏移,轻则影响到机电管线的安装检修空间,重则会使机电管线无法排布,施工难以进行。所以,需要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并运用现场测绘技术对现场设备层钢结构,尤其是桁架区域进行测绘,以验证该项目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精确性。
        2.3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利用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实现数字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工具。深化模型完成后导入到平台中,利用手机,电脑和ipad等移动工具就可以观察到三维模型。每一块预制管廊模型会生成唯一的二维码,二维码内容包含管廊设计、生产,运输,安装,运维等全部信息。

随着问题的不断积累,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分析出那些问题是常见问题,问题原因是什么,从而对该类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另外该信息平台还可以与现场的感应器和视屏监控联系在一起,实时了解现场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状况。
        2.4机电深化设计
        首先是防雷接地设计。预制建筑物的雷电保护与常规建筑物不同。由于预制垂直组件通过灌浆套管连接,因此上下垂直钢筋不连续,也不与金属套管连接。因此,工厂应使用预制的垂直零件来完成连接基板和地线的准备,防雷引线的接地和压力环的安装应在现场施工阶段完成后注入阶段。预制柱防雷结构。连杆的一端焊接到立柱的对角主杆上,一端焊接到连接钢板上。当连杆接收电流时,电流流过钢板,连接钢板,电流通过承载杆传输。用连接刨丝器连接。然后将放电棒分别连接到相应的下部主棒,以便电流可以平稳地传导到下部主棒。根据规定要求,一流的防雷建筑物应配备等电位联动装置,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超过12m。预制建筑物的潜在连接环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物类似,主要位于预制墙板的后浇铸带上。其次是完成的预制空调面板。预制建筑物的预制构件的质量与整体建筑质量有关,必须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将BIM技术与预制的建筑电机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预制件的生产质量。在预制件的加工过程,生产过程和成品维修的工厂加工过程中,可以严格控制预制件。例如项目的原始设计是一个预制的空调面板,该面板带有110和80预留孔,中心间距为150mm。加深后,将更改DN75立管直接内部零件和DN50地漏内部零件,以保留300mm的中心距离。使用嵌入式部件后,无需悬挂模具,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外部脚手架的结构,并直接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2.5空间优化
        通过BIM的精确设计后,可大大降低专业间交错碰撞,且各专业分包利用模型开展施工方案、施工顺序讨论,可以直观、清晰地发现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给予提前解决,也为后阶段的数字化施工、数字建造打下坚实基础。如表1所示,为某工程BIM优化成果,成果以表格方式呈现,在表格中给出优化的专业和优化说明,给出调整意见,通过三维截图和cad平面图对比分析的方式展现出来,最终有设计单位给出处理意见。BIM通过碰撞检查在设计阶段进行空间优化,管道合理留布置方面为业主提供了巨大的建设项目增值,例如以某冷冻机房为例,在冷冻机房中水管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若没有经过空间方案合理规划,则会使得空间和视觉上显得过于拥挤。通过BIM技术,在不影响原管道机能及施工可行性前提下,合理排布各种管道,在三维模型下,深化设计人员从任意角度观察管道的位置,通过空间优化手段,最终将原来房间净高从3.1m提升到3.45m,使得空间得到提升。
        结语
        总之,目前,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正在迭代更新,从三维建模、碰撞检测、图纸审核等初级应用迈向BIM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GIS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筑行业也正在向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向稳步发展。虽然BIM技术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比如BIM技术介入滞后、BIM数据未充分利用、数据更新与采集路径与流程不完善等。相信伴随着BIM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BIM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的不断融合,BIM技术在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价值将会发挥地更加充分。
        参考文献
        [1]秦少平.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5):339-340.
        [2]刘灿.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7,(4):42-44.
        [3]姜香娟.浅谈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居业,2018,(9):106-109.
        [4]方速昌.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第二届全国BIM学术会议,2016,(35):32-44.
        [5]齐嫒丽.BIM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9):218-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