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彭冬丽
[导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固江镇固江中学    彭冬丽   343104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教学实践
        引言
        分层教学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班级学生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向上攀登”,真正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取更多的学科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推进教学发展时,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切实为学生将来探究和学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地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人发展。考试成绩只是学习成果的部分展示,如果学生只会应对考试,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无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成绩只是教育的起点,并非终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提升成绩。为了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了解学生差异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容易忽视学生的其他特点,如学习潜力和性格特点。例如,一些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可能只是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不足但其本身掌握知识的速度很快,理解能力较强,若教师按照学习成绩将其分到较低的层次,可能会导致对其的教学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尊重个体差异合理分层
        在初中地理中应用小班化教学,更易于开展互动合作讨论。在传统大班教学模式下,教师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一般为分组。但合作讨论多拘泥于形式,合作讨论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没有发挥出来。而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班,在开展合作讨论时小班中的学生之间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更相近,从而更利于提升合作讨论的效率,锻炼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针对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分为A层。学习能力平平、纪律良好、学习态度较好且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分为B层学习态度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上课认真听讲的学困生分为C层。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实施分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手段。这种分层方式较为直观,但需要注意的是,层次是动态化的。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都有所转变,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层次调整,使其能够满足所在层级的类型标准,以便教学中准确实施因材施教。
        三、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是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与此同时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也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综合思维就是指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以及系统地认知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建立在全局的角度上针对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更加明确地理知识以及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还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过程,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地理现象特点,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
        四、开展灵动化的分层教学评价,落实个性评价体系
        不同的学生会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的教育要求、个体发展的需求、上一阶段的教育资源和家庭环境等多方因素的不同而形成较为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分层评价方法的教育价值,进一步落实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的评价不仅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优化教师教学的必要手段。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相对不佳的学生,教师要予以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与该层次学生进行阶段性交流时,要与其共同探究阻碍其在该阶段发展的重要原因,如“基础知识不牢固”“探究方法不正确”“学习热情不高涨”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使学生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进而稳扎稳打地向前迈进。同时,教师要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详细地记录在教学档案中,并定期与学生交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点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有效举措,对于学生一生发展以及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锋.论分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华夏教师,2020(11):31-32.
[2]唐卫伟.探究怎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19(42):155-156.
[3]王立尚.阐述初中地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5):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