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吴琼
[导读] 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只有在更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并且轻松的环境还能够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议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宝丰镇中心学校    吴琼   442213

摘要: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只有在更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并且轻松的环境还能够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议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引言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热潮,2011版全国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将音乐核心素养作为我们教育的指南,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社会快速发展所需的能力与品德,并且要求学生拥有终身发展的综合能力。而作为一名即将走向音乐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如何去教好一堂音乐课,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将核心素养深入和内化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中,是当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我们对效率二字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高效可以说是我们追求的一大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在课下自主探索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学生已经进行了一个预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容易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新的歌曲和韵律,符合高效课堂的建设要求。同时,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一旦培养成功,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将事半功倍这种事半功倍不仅仅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唱歌好听上,也能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最后,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这种思维不仅可以应用于平时的音乐学习中,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利用音乐教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当中的内容,因为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不只是给学生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培养,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有更好的视觉和听觉方面的体验,还可以在音乐教材的引领下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教学方案,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音乐课堂变得有趣不乏味,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互动,点燃学生心中的音乐小火苗,让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活”起来。


在新课改的时代要求下,我们可以努力构建一种“自主与合作、创新与探究”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带领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与小伙伴合作一起参与到音乐课堂当中来,在多次聆听音乐后,可以创新与创编音乐,课后进行思考。
        (三)在日常生活中促进音乐的媒体教学
        想要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养成,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学不能单单存在于实际课堂中,音乐教学最大的舞台应该是课后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而要想让学生在课后也进行音乐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家长就必须认识到,要想提高自家孩子的音乐素养就必须与老师共同努力。同时,家长也必须意识到,音乐教育的工具和教学条件,不仅仅学校具备,上课也不只是线下老师的事情,家长可以让学生课下观看微课,促进其对于音乐的感知,同时,这种方式也是学生在课下应用并受益于电教法的一大途径。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合理的音乐训练,同时,这种课下学习的方式也可以为提升学生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保驾护航,可谓一举两得。
        (四)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进行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健全了课堂的评价机制学生们就能够更加积极的参加到课堂的活动当中,因为奖励机制学生们还能提高自信心。在评价机制的鼓励下,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只参加课堂上的活动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参加课堂外的活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例如教师安排课下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在做一个音乐网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音乐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这种课后活动还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互动的平台。
        (五)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盖茨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确实,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地为每个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平台不分大小,教室内外皆能展示自我。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作为音乐老师要鼓励孩子们学会自信,增强自豪感,带动孩子们真正地热爱音乐,让课堂的结构设计更加丰富,做到音乐课堂“活”起来。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学段是学生乐感音律培养的关键时期。以前我们总认为音乐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唱歌即可,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发现,在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十分重要。关于素养的培养方式和教学的创新手段,文中只提到了上述的方法,更多的方法还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实践和科技发展情况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白婧.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2):200+211.
[2]张佩佩.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家长,2019(33):171.
[3]姚志宇.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途径[J].北极光,2019(11):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