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周珊珊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周珊珊
[导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是以新课标为导向做出的最新教学探索。师生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就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对师生合作学习理解偏差、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导致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新纪元学校   周珊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是以新课标为导向做出的最新教学探索。师生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就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对师生合作学习理解偏差、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导致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开展策略展开积极探索,以提升师生合作学习质量,推动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师生合作学习;策略
        引言:应试教育理念强调“师道尊严”,过于追求高分数,不注重对学生集体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观念就会走向误区,从而对其今后学习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合作学习理念在教学领域的融入,则能够有效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拉近师生关系,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增加新的亮点。而美术作为一门兼具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的综合性学科,在其教学中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地自我发挥与展示空间,更是为师生合作提供有利时机,值得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对此,笔者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践经验,对美术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具体开展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健全品德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此外,通过美术教育,还可促使学生的各项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与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为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美术学科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应用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在本就少的可怜的课时中,教师也大多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所培养的也仅仅是学生的模仿意识与能力,完全不能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竞争意识也大多是扭曲的,不注重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与新课改所强调的培养目标存在巨大偏差。因此,改革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引入师生合作式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师生互动,提升美术教学效果,还可促使学生在师生合作中获得情感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开展策略
        1.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此为基础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看作一个重要学习目标,重视师生互动、同辈交往的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理念认为,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群体意识,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美术技能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与学生共同交流、相互分享,促使学生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交流欲望与合作动力,从而为师生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2.为合作学习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此为条件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绝不仅限于课堂教学环节,还需要教师全面考虑到课前、课后等全过程的教学需求,与同事相互协助,为美术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可将美术活动室更换成全光谱照明灯;将传统“插秧式”座位排列调整为“月牙式”、“环绕式”座位模式,以便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分享。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师内增设一些色彩鲜艳的壁挂,摆设一些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启发学生美术创作思路。此外,教师还可设置固定优秀美术作品鉴赏、展示时间,与学生一起对经典、优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分析,如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新锐艺术家的雕刻作品、照片等,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3.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此为关键环节
        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的开展过程中,合作小组的科学组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对此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合作内容的丰富性、合作形式的多样性。异质分组的优势则在于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长处,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最大限度的弥补部分学生的不足,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在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美术实践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教师在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提供充足的合作保障、科学组建合作小组的基础上,认真规划、设计合作学习流程,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安排合作学习活动,没必要为了盲目追求教学内容的“大而全”而“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这样,初中美术师生合作教学活动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目标。
        三、结语
        教学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相应新课改号召,美术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师生合作学习的内涵与外研,并科学地将此模式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并通过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设施、科学组建学习小组等方式,促使学生在更加科学、放松的环境中进行美术学习,与学生携手,共同提升美术教学效率与质量,开创创新初中美术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计青.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25.
[2]陈帆.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152-153.
[3]时东月.初中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6):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