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的培育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何林均
[导读] 地理空间素养是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科目时必备的素质之一,地理学不仅是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也是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旨在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的规律。培育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有利于他们高效地进行学习而且形成完善与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和应用实践能力。

四川省阆中市河溪中学校 何林均 637400

摘要:地理空间素养是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科目时必备的素质之一,地理学不仅是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也是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旨在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的规律。培育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有利于他们高效地进行学习而且形成完善与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和应用实践能力。
关键词:地理空间素养;实际内涵;培育措施;
        地理空间素养是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地理空间素养是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一、地理空间素养的内涵
        地理空间素养指的是学生能够从三维角度观察事物并且运用自身的空间构造感来解决地理知识的相关问题。地理空间素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地理空间,地理空间绝不单纯是一个三维层面的空间,而是由多个地理元素组合而成且这多个地理元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配合,不同的地理元素之间会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交换的过程就是地理空间构建的过程。高中生在充分了解了地理空间各相关要素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配合的特征后就能够逐渐形成空间中的问题分析能力,凸显出地理空间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形成了地理空间结构。总而言之,地理空间素养本质上是对地理空间中的各元素本身的内容以及元素之间的联系进行空间知觉和想象,在脑中设想出个元素构成的空间的形状及其特点,把握不同元素在空间的分布和位置,从而对其运动方式以及位置的变化有效地进行跟踪,分析地理空间中各元素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时的特点,把不同地理空间元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在同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各要素对于整体的实际作用。
        二、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的培育措施
        第一,基础阶段。
        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基础阶段是以了解地理空间元素为主。首先,高中生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之前已经在初中率先了解了基础的地理相关知识和地理空间元素,比如经度、纬度、比例尺和方向等,但由于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较为浅显,学生们在学习过后也很难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培育地理空间素养时仍然需要高中生重新温故所学知识并把所有地理空间元素的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为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他们的地理空间素养,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让班级上的学生绘制出自己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线,并借助比例尺和方向等地理知识来准确表达自己的路线设置。


与此同时高中地理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重新温故经纬度的相关知识,特拿出教学地球仪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并指出不同的经度与纬度,以及各经度纬度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向同学们进行提问,例如北京市、伦敦市等城市所处的经纬度,让学生们能够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并且有效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配合上图片或视频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发展阶段。
        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发展阶段是以能够准确的定位出不同地理空间元素的位置以及正确表达各元素之间的相关作用。这一阶段的地理空间素养培育,主要以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为主要媒介,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空间素养、增强学生们的空间营造能力以及定位空间要素能力,专门让学生们去仔细观看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并采用拼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位置感,熟练掌握不同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们观察中国和世界地图时为了增强教学的难度和深度,特意把经度与纬度的相关知识以及地形地貌的有关理论融合在其中,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判断出不同区域所在的经纬度以及该地区主要的地形地貌特征。
        第三,成熟阶段。
        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成熟阶段是以能够敏锐的感知空间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定位情况,将空间分析空间比较和空间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一般来说,高中生的地理空间素养会随着他们知识的丰富度而不断提升,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尽最大限度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首先,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查阅有关地理知识,例如为了验证我国不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多少,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在网上参与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消息,并仔细观察我国的降水分补图,不断分析各地理元素的相关性。其次,高中地理教师也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有效促进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感,例如提问亚欧大陆的东部以及西部各自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有什么不同,并借助洋流分布来分析各地气候特征产生的原因,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综合运用各类地理知识,并且积极营造地理空间思维感进而提高自身的地理空间素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地理空间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努力积累更多更系统的地理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进而不断培育更加成熟的地理空间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磊.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形成机制及培育途径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李梅.运用数字化地理实验提升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的实践研究[J].地理教学,2018(24):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