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良班级氛围 杜莹莹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杜莹莹
[导读] 对于班集体来说,班级文化是最为重要的灵魂,对于班级建设而言,有着凝聚、规范、激励、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中,班级文化是很重要的构成,是学生良好品德培养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具有引导性作用。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需要依靠学生、重视学生、为了学生。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投身到班级的文化建设过程,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和文化,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活力

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学   杜莹莹    

摘要:对于班集体来说,班级文化是最为重要的灵魂,对于班级建设而言,有着凝聚、规范、激励、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中,班级文化是很重要的构成,是学生良好品德培养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具有引导性作用。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需要依靠学生、重视学生、为了学生。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投身到班级的文化建设过程,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和文化,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活力与生机,改变过去德育教育无力与软弱状态,走出过去的教育困境。本文以班级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利用班级文化完成德育教育渗透,体现德育教育意义主题和价值,发挥班级文化载体作用。
关键词:班级氛围;生本教育;班级文化;德育教育
        前言: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于德育工作的落实具有积极作用,是有效途径。学生在活动中以组为单位,共同建设班级文化、班级风气。班级文化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两个部分,硬文化所指的是教室卫生、教室环境布置、座位排列。软文化所指的是班旗、班歌、班徽、班风、班级制度。学生在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中和教师共同打造班级文化,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行为得到约束和规范,有效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
        一、策划班会无声完成德育教育渗透
        班级文化是班级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它的建设非常必要,分为培养合格学生的客观要求,迎合学生群体自身独特性的客观要求,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班级文化涉及方方面面,班级中,学生行为、教师语言、甚至是学生的进教室方式,都是班级文化的体现,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如同教无定法一样,班级文化同样十分灵活,没有固定的招数、套路。即班会是班级文化中重要构成。需强调的是,班级文化和课堂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功能。虽然班级文化是无形的,但班级文化的确也无处不在。如同三月的春雨一般,无声的滋润学生内心,能够引导学生塑造高尚品格,陶冶学生情操。班会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与手段[1]。班会中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艺。常用班会主题包括常规习惯、礼仪、安全、感恩、诚信。主题班会中,应围绕特定的教育主题,针对身边的人、事、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成健康班集体氛围,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主题班会活动需要搭载现代教育理念和观点,在活动中贯穿德育理念。既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同时也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世界真善美,创建良好班级风气与文化。
        二、夯实基础?,进一步深化德育专栏实践教育
        班主任有必要充分利用班级的德育园地进行宣传,利用德育园地洗礼学生的精神与内心。比如在节日中可以开展节日教育,教师节可以策划教师我要告诉你的专题,学生可以主动和教师倾诉自己对于生活与学习困扰。师生在心连心的交流沟通中,拉近彼此距离[2]。感恩节可以安排学生为父母制作感恩贺卡,为父母洗脚。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宣传栏陈设学生的照片,宣传学生的优秀事迹与简历。让这些学生成为他人模仿的榜样,成为班级的先进个人。德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班级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面。



        建设德育活动专栏能够切实改变学生学习生活,简单的改变影响的是学生学习态度,对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影响十分明显。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爱上学习,主动接受教育,追求高层次文化境界与领域,能够切实落实德育教育追求。
        三、多样化班级活动体现学生班级地位
        教师应主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尤其是各种体育项目,包括体育比赛、运动会。当然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乒乓球、足球、排球以及篮球这类比赛,甚至组建班级自己的队伍和其他班级开展友谊赛。比赛中学生能够明白团结的意义,在活动中学生形成了团队凝聚力。全班同学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教师应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以平等身份融入学生群体当中,和学生一起进行活动。比如师生同台表演。在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中,师生共同设计,安排各种各样的比赛与表演,锻炼学生的演出、表演、策划、组织、沟通能力,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开展综合活动,比如国家公祭日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爱国教育基地或是烈士陵园,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恩和缅怀先烈,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展示学生荣誉增强学生班集体归属感与自信心
        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表扬,在一张张奖状、一面面锦旗挂到班级的时候,学生会情不自禁的高兴,发自内心的开心。大多数学生本身都有强烈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学校的骄傲便是集体荣誉。为了让学生形成班级归属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公,就应该让学生铭记班级荣誉。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活动表现使用拿相机拍下来,并将这些照片贴在班级之中。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回忆奖状、照片之间的联系回顾每一次活动中付出的努力以及活动的过程,学生反思活动中自己的作用,抒发自己的感想。学生在反思和回忆中明白了,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每个人的努力,大家共同的努力铸就了班级的荣誉。
        除了以上要素以外,班主任使用班级文化渗透德育工作的时候,还要利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引导学生。比如利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见到师长、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将这些内容纳入到班级制度中,甚至可以将其作为每周之星的评比要素。
结语: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班集体凝聚力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班级文化如同春日里的阳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自信和阳光,走出寒冷的冬季。班级文化能够为班级注入生机,让班级健康向上、井然有序。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合理性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形成德育涵养。
参考文献:
[1]矫朋朋.信息技术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55-56.
[2]卢从应.为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班级德育管理“把脉”[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0):8.
[3]魏国华,徐建章,黎晓玲.初中班级德育活动开展民族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Z1):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