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构建网络素养的校团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武晓静
[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成为了校共青团工作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提升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共青团从实践出发提出团-校-家三位一体的网络素养教育模式,以期能够为初中生提升网络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价值。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  武晓静   310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成为了校共青团工作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提升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共青团从实践出发提出团-校-家三位一体的网络素养教育模式,以期能够为初中生提升网络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价值。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网民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公众对互联网信息、事件和能力情境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具体包括信息分析评价、印象管理、道德认知和行动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等。[1]
        根据共青团中央联合CNNIC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其中初中生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97.6%,相较于2018年,初中生上网人数呈增长趋势。初中生涉世未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不可否认,在疫情期间,“互联网+教育”的网课模式对初中生的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警惕的是互联网上诸多的不良信息如网络暴力、色情诱骗、赌博游戏等正在侵害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校共青团作为团结和领导初中生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培养四有青年的重要使命。
面对初中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的重要问题,校共青团必须立足互联网,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探索适用于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笔者从校共青团组织的角度出发,探究初中生在网络素养提升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按照培养目标提出相对应的实践方案。
        一、初中生在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网络成瘾
        互联网的普及为初中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项,由调查分析可知,游戏、聊天、追星已成为初中生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主要活动。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若学校和家庭不能有效的监督,极易导致其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上寻找快感和认可,加之互联网对于用户数据的精准推送,都将导致他们更深的沉浸在信息茧房中步入娱乐化的漩涡。这种“奶头乐”的网络文化正在侵害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初中生。
        1.2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导致观念扭曲
        初中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但初中生很容易被互联网上虚假的、片面的、极端的网络信息所蒙蔽误导。尤其在现今流量为主的互联网上,大量的自媒体为了流量进行无下限的炒作,输出违背公序良俗的错误价值观,引导用户盲目跟从。初中生长期浏览此类碎片化、片面化、伪科学信息流,将导致他们缺失主观的思考和判断,成为虚假信息的附和者,从心理认知上扭曲自我的价值观。
        1.3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导致网络侵害
        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薄弱,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很容易被网络不法分子所利用,导致网络诱骗、信息泄露等违法事件的发生。例如很多软件网页以游戏或色情为诱饵,诱骗初中生点击注册,而学生在遭遇此类事情之后,又难以向家长启齿,导致学生越陷越深,最终酿成悲剧。这也反映出学校社会及家庭对于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足。
        二、学校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
        网络素养是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网络信息正确的认知模式。杭州作为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初中生所接触的网络信息更为丰富便捷。因此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尽快融入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初中生网络自控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对初中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在于培养四种主要能力:辩证认知网络媒介的能力、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正确理解网络信息的能力、合法网民的责任意识。
        2.1辩证认知网络媒介的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互联网的发展,为初中生打开了一扇大门,在这里他们可以很快的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正面的负面的、真实的虚假的等。在网络素养的教育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辩证认知网络媒介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区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初中生应当认识到的是,自媒体在发布内容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存在逐利倾向,很难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提供信息,其所发布的信息必须进行辩证思考,三思而后取。
        2.2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
        在后疫情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网课模式使得互联网已成为初中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将互联网视为能力提升、资源获取、了解世界的工具,正确引导初中生使用互联网工具,让他们能够自主决策、自我控制、甄别有效信息,抵制不良信息,才能让互联网为学生所用,促进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2.3正确理解网络信息的能力
        正确理解网络信息即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剔除不良信息,对所获信息进行主观的、批判性的思考。初中生的知识水平较低、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正确的判断。初中生应学会判断信息发布者的立场,具备对信息内容独立批判的能力,能够过滤干扰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评判标准。学校需在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升方面,加强学生正确理解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互联网内容,及时规避不良信息,培养科学上网的能力。
        2.4合法网民的责任意识
        随着短视频、微博等信息流软件的迅猛发展,学生已不再是单方面的信息接受方,也成为了信息的发布方。学生需要知道,互联网虽然存在着匿名化的隐藏空间,但互联网绝非不法之地,无论是网络暴力还是其他不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初中生应培养互联网网民的责任意识,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互联网的洁净,坚决抵制举报不法行为,发布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内容,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守法公民。
        三、初中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校团实践
        校共青团是学生的重要领导组织,是领导学校团员和少先队员的主要力量,是能够高效凝聚青年的先锋力量。由校共青团组织作为中学生网络素养培养的思想先锋,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旗帜,是校共青团的责任和使命。
        3.1共铸“团魂”,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
        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2]
        互联网的发展为校共青团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校共青团将互联网数据化、交互性、扁平化的优势依附于宣传工作当中,以线上线下(O2O)的联动模式运行。为打破沟通壁垒,拉近校共青团组织与学生的距离,校共青团提出设计学校“团魂”比赛。过网络征集的形式,号召学校的所有学生都可自主参加设计比赛并进行线下线上的同步投票,最终选取了代表儒雅、甜萌、智慧的“糯米小团”作为校共青团的吉祥物“糯米小团”将作为校共青团的具象化代表,深入学生群体之间,为学生提供服务,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形象代表。这次比赛不仅通过“糯米小团”拉近了学生与校团组织的心理距离,同时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3.2润物无声,走近学生的网络心声
        目前我校已设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包括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教师队伍、学生的心理普查档案和温馨的心理咨询室。为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共青团开通了“学生的网络世界”系列微课,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能够走近学生,进入学生的网络世界,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及时沟通消除学生的迷茫与不安。对于心理偏差严重的的学生,我校通过校心理咨询室开通了线上关爱阳光行动。学校团员学生作为阳光天使积极参与到心理偏差的学生的陪伴中,以同龄人的身份给予他们学习上和心灵上的帮助。
        3.3技能赋值,提升学生的网络技术
        校共青团提出团课合作的模式,将学生在信息课上的所学应用于社团实践中。学校的信息课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如PPT的设计、PS课程、初级编程等。校共青团在组织学生的社团活动时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技能设计社团海报,鼓励学生以自媒体的形式吸引新成员的加入。这既有利于学生的互联网技能得到实际利用,也丰富了学生的互联网生活。
        3.4家校合力,共助学生素养教育
        家庭环境成为了在网络素养教育的试炼场。校共青团提出并实施了一套家校合作的模式。校共青团为学生制定了《初中生上网指导手册》,要求学生按照自律准则、安全准则、信任准则,自主配合家长与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
        “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新发展新思路的同时,也对共青团如何进行青少年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校共青团通过对本校初中生的调查分析,针对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团-校-家合作模式,在提升初中生网络素养方面发挥出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将持续面对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学生网络素养培养不充分的矛盾。共青团作为青年发展进步的先锋队伍,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的发展,为祖国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青年。
[1]共青团2020年工作要点[J].中国共青团,2020(03):22-26.
[2]本报评论员.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根本任务[N]. 光明日报,2018-05-04(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