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左燕
[导读] 最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要求初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260万字。课外阅读将有效地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实现培养,以多样化阅读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感,让学生生成比较丰富的情感体验,推动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对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研城中学   左燕 613100

摘要:最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要求初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260万字。课外阅读将有效地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实现培养,以多样化阅读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感,让学生生成比较丰富的情感体验,推动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对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策略
        引言
        和传统的浅层阅读相比,深度阅读对知识面的覆盖更加广泛。深度阅读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合理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其阅读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法,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农村初中生开展深度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语文阅读能推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无论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阅读都是常见的试题类型。学生要想解答好阅读理解之类的试题,就需要在日常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将阅读和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对阅读内容能够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将显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初中生因为阅读读物获取能力以及阅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教学压力。对此,初中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深度阅读经典,将深度阅读经典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教学之中。深度阅读是阅读者在阅读中要善于深度思考,努力将阅读和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到思考,在思考中培养学生对阅读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能力。根据心理学理论,初中生的认知心理也是一个由量变向着质变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以大量的语言阅读的积累和深度化的思考,才能推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二、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具体策略
        (一)确定深度阅读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前,应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找到教学方向。在制定目标时,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着手,既要深度阅读找到需要深度教学的内容,又要借助探究,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品格,找到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应该从课文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充分考量到课程的特征,制定与学生紧密相连的目标,让学生积极融入语文课程中,并加深对知识的思考。借助学习,学生能够找到清晰的学习思路,获得的知识也会比较有条理,从而不断开阔思维,这是深度阅读带来的效果。



        (二)进行换位思考,尝试情境带入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学生感觉大段的文字非常乏味,难以静下心来阅读,所产生的阅读感悟更是比较少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学生的年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阅历比较少,难以准确理解作者在文中融入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改变阅读组织方法,通过情境带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以创作者的角度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解析,从而更加准确地体会文中的深意。
        (三)制定可行的计划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深度阅读
        初中时期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有限的,学生缺乏对文本阅读的鉴别能力。农村初中生在开展深度阅读的时候,语文老师要在学生选择文本内容的时候注重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家经典作品,可以作为开展深度阅读的文本资源。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要注重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阅读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深度阅读方法。文本阅读作为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深度阅读方法,从而让学生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深度阅读经典就要求学生实施过滤式的阅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学生在思考中进行阅读,因而得到更多的感悟和启示。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和思考文本的中心内容,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事迹,通过文字来对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有更好的感受。
        (四)提供深度阅读的适中问题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在给学生提出问题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秉承难易适中,由浅及深的教学原则,在提问时展现出逻辑性,让问题一环扣着一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找到清晰的学习思路。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对学生进行深层次教学。另外,教师在提问时,既要展现出艺术性,使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又要体现出灵活性,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想要解决语文问题,都应该从深层次挖掘语文课文,这样思维才会更加开阔。
        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转化成图片或者视频,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不断对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改变了教学形式,但是学生很容易开小差。阅读需要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如果学生只是从表面进行阅读,没有深层次探究文章,就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感受。
参考文献
[1]刘银辉.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天津教育,2019(24):96-97.
[2]贾永梅.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名师在线,2019(23):71-72.
[3]杨明娟.初中语文课堂深度阅读案例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0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