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课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姚佳慧 薛颖珊 杨勇
[导读] 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课程思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代际更新等原因,红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姚佳慧 薛颖珊 杨勇   464000

摘要: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课程思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代际更新等原因,红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对此,学校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设系统多元的初中校园文化,使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与初中思品课堂教育更好地优化结合。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文化; 初中思品课堂; 教育; 创新; 校园文化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课中的价值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育人资源,其中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强烈的爱国情怀,对初中思品课堂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首先,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与国家社会密不可分。个人的价值最终是要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大别山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出了最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深刻地明白,懂得奉献并且忘我奉献的人是高尚的。第四,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和本质,是最深刻,最广泛的自信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就是最生动的初中思政课教材,其中蕴含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精神正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结晶。而借助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无疑会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思品课的困境
        (一)初中思品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红色文化素养,是指在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的个人的品德、胸怀、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涵养[1]。目前,许多学校的初中思品课教师往往缺乏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了解,将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新时代的社会文化优化结合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授课教师的文化素养深浅,是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能否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思品课堂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缺乏了生动有效的文化时代分析,课堂就会变得单调无味,缺乏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灵活性,学生也会丧失求知积极性,最后使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初中思品课堂的进程停滞不前。
        (二)初中红色文化教学方法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初中思品教师往往依旧沿用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式,只是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的理论,缺乏生动且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平台建设意识不强,缺乏全面高效的大别山红色资源平台让学生充分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了解途径单一。学生难以领会到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的真正内涵,缺乏户外实践行动的感染力与教育力,使得学生不能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有充分的认识,难以感受红色历史精神的时代温度。
        (三)初中红色文化校园建设有待加强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通过校园内部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来对学生的精神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影响。


然而,校刊校报这一形式的教育作用并没有完全运用,其时代性和灵活性不强,内容较为枯燥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阅读欲望。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学校也运用的并不完全。学校在互联网校园教育信息的推送方面往往忽视了“精准推送”,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最终导致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并不深刻。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思品课的路径
        (一)提升初中思品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
        要加强初中思品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准则以及家国情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加强思品教师的理想信念,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以此来带动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提高。[2]这就需要学校有意识的主动组织初中思品课教师进行长期的大别山红色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大别山精神的理论内涵。同时更要注重教师对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户外学习实践活动,使教师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深挖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意义。
        (二)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方式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让学生了解到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时代特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创新课堂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激发学生了解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创新性地通过讲述大别山红色故事,让学生观摩大别山红色革命根据地,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大别山红色纪录片,举办演讲比赛,红歌比赛等,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大别山精神以及历史文化故事的学习与分享过程中,使得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新颖。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知识,更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大别山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其中优秀的革命领袖的故事以及大别山精神在现实社会中方方面面的体现。
        (三)构建系统多元的初中红色文化校园
        学校在建设红色校园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进,学生大多数对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科技比较熟悉,如何营造出符合学生要求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教化意义,更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乐于去了解蕴含着大别山红色精神的校园文化内容,这是学校应当重点关注的。红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线上线下两手抓。在线下校园的景观布置方面,学校应下功夫。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学校的文化墙等形式都可以进行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开展线上团体活动,例如通过推送红色节日文化,举行线上大别山英雄祭拜悼念活动等,也都是创新性的学习交流方式,学生也更加乐于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4):145-149.
[2]陈志峰.非主城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基于对江苏泰州地区的调研[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