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教学叙事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张培茹
[导读]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要比上学时学习难得多。在学校里当学生的时候只要听懂老师教的内容就可以了。可当老师以后就不一样了,老师首先要研究每个知识点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听明白,所以老师不但要教得好,还得让学生学得好,这需要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相互默契的双边活动才能达到的,这样的双边活动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丰富的经验。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小学   张培茹

【关键词】音乐课堂  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要比上学时学习难得多。在学校里当学生的时候只要听懂老师教的内容就可以了。可当老师以后就不一样了,老师首先要研究每个知识点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听明白,所以老师不但要教得好,还得让学生学得好,这需要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相互默契的双边活动才能达到的,这样的双边活动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丰富的经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逐一体现。但是,无论教育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都要体现于教学过程,要体现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于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有成效,一切教学的目标都会落空。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归宿。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就拿给旋律画旋律线这个知识点来说吧,各段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都不同,面对在村小教学一至六年级的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起初,我对低年级用柯尔文音高手势讲解,学生能随老师表示手势音高,但那只是表面的,换个曲子就又不会了。怎么办呢?经过冥思苦想之后,我大胆尝试,从低年级开始抓起,教给学生们用画旋律线条的方法给旋律画音高。我先从教认识音符开始做起,然后教给孩子们认唱名,高音中音低音的表示方法,还教他们会从低音到高音或从高音到低音排列音高顺序,能够数出一组音当中从高音到低音一共包含了几个音。学会了这些基本而又基础的知识后,我开始教他们动手能力。就是怎样将这些音化成旋律线?低年级的孩子拿直尺画线还画不直呢,只要孩子们能把随意的一组音数对我就帮着画。一节课下来累得我筋疲力尽。聪明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少数孩子还没学会。怎么办?
        我是个要求自我尽善尽美的人,对孩子们也要求特别的高。后来我介入电化教学手段,我自己先把一段自编的旋律(包括带休止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等)做成课件,既用微课的形式课前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按照微课的方法去学着做,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音高,(老师提示:同一个音高,用一种图形表示)果不其然,效果好多了,这样既减轻了我讲解的负担,学生又能仔细的去看,认真的去画。虽然有点歪歪扭扭,但还是能画对的,我的心总算松了一口气。然后我把此种方法在各年段适用推行,果不其然,收到的效果都上升到了高一个层面。现在我校的学生给旋律画旋律线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对歌曲的音准把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我让学生总结画旋律线的方法,今天一起分享给大家:一、数音(一段旋律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一共包含了多少个音)二、画线(根据你数出的几个音就画几条线,等距离的就可以)三、标上音符(用喜欢的图形在线上标记旋律音,同一音高的音最好用同一图形标记)四、校对音符(看有没有多标记或拉下的,这是关键的地方)五、连线(从左到右按旋律出现的音进行连线,休止符处要断开,这一点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后来,我觉得此次种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和喜欢,就参加了省级微课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绪的体验。


我觉得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朋友”式,音乐课堂就会变得温馨而愉悦;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师生互换”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导演”式,音乐课堂就会变得更趣味更精彩。
        在节奏教学这一板块,我会根据不同年级写出不同的节奏,如低年级“X- IX- ”“X X X X”等,中高年级“X X X  XXXX  XX ”“XX X X.X XXXX  X XX”等等,有很多很多,每节课我都会抽出五分钟的时间练习,低年级,我弹奏,只要他们能猜出我弹的是哪一条就可以了,从中高年级开始就要求左手打拍子右手打节奏进行训练了,开始时学生左右手不分家, 打得一塌糊涂,我就一步一步先从左手打拍子练起,从简单的开始,一拍一下,熟练之后,在单练习右手节奏的训练,要求先用“大”读准节奏,读准后在用右手拍打节奏,两手都熟练后进行合奏,起初合时,有的同学跟不上,强拍打到弱拍上去了,弱拍又打到强拍上了,后来我干脆就让他们听电子琴节奏,跟着电子琴的节奏训练,先从每分钟六十开始训练,渐渐地,学生对节奏感兴趣了,然后每节课用不同的形式如“看谁拍的最好”“争做打拍子能手”并进行适当奖励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学生们对音乐课更是倍感亲切,记得刚参加完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回来后,学生第一眼见到我时就问:“老师您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好想天天上音乐课呀。”到班上课时,学生更是掌声一片,此时我的心情不知能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喜悦与激动满满的浸在心里。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情景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它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了和平》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总之,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教师要适时地走进学生的心理,与他们成为学习上的朋友,还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格。所以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经常用音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做一个真正成为创造美、发现美、引领美的榜样,也希望在今后的音乐课中让一个个音乐小故事不断地涌现出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音乐教育,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让音乐课真正地趣起来,这样能使音乐课有更广阔的“天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