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张洁
[导读] 积极心理学近些年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启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发展眼光来看待幼儿和保教工作,二是通过适宜环境让幼儿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三是通过良好师幼关系来培养幼儿积极人格。

浙江省杭州市Guidepost蒙特梭利万松岭校区  张洁   310002

摘要:积极心理学近些年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启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发展眼光来看待幼儿和保教工作,二是通过适宜环境让幼儿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三是通过良好师幼关系来培养幼儿积极人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幼儿教育;工作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最早是由Martin E教授于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在内心深处均具有积极的能量,其在研究中注重鼓励和友爱。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从是积极层面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更好发掘个体潜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快乐。在幼儿教师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思想和理论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营造轻松活泼的班级氛围,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便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充分体现,其以孩子为中心,在开发幼儿早期智力的基础上,重点让幼儿发现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强自信,实现更好的成长。因此,本文探讨积极心理学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启示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1.基于发展眼光来看待幼儿和保教工作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在众多积极体验中最为复杂最为核心的主观体验,只有个体在感受到当前的生活状态是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时,其才会产生主观幸福感。因此,主观幸福感既是个体对于自己生活状态以及周边环境的满意和认可,也是情绪上对生活状态以及周边环境的主观认同。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对于幼儿教育工作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开展之前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让幼儿在教育中能够获得幸福感。一是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和教育工作,对自己表示认可,对生活充满感恩,积极对待工作,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愉悦,并将这种幸福体验分享传递给身边的人。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够更好的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的所想所思,陪伴幼儿健康成长。二是对幼儿进行信任和理解,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看待问题,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看待幼儿,注重发掘幼儿的优点[1]。在幼儿出现错误时,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一方面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幼儿的身心成长是有规律的,教师不能拔苗助长。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幼儿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均有其特点。蒙特梭利表示:“人就如同手工制作的物品,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就像一件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因此,幼儿教师不能对所有幼儿采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而是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积极心理学强调要从积极的层面来看到问题,并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幼儿年龄决定了幼儿具有好玩、好动以及好奇等特点,这些属于幼儿的天性。但是在一些幼儿教育中却将调皮淘气的孩子看作是“问题孩子”。受到中国“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规规矩矩、安安静静、认真学习,因此在他们眼中调皮的孩子便成为另类,在教育过程中便会对该类孩子进行打压。但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待该问题,调皮的孩子往往思维更加敏捷,更加富有创造力。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渗透积极心理学思想,守护孩子的天性,更多的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相信幼儿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包容幼儿的过去,相信任何幼儿均有其独特之处,教师要做的便是陪伴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2.通过适宜环境让幼儿获得积极情绪体验
        环境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由于年龄原因尚未形成是非善恶意识,其对周边事物的态度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个体的主观意识可以在环境中体现出来,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积极健康活泼的团体氛围有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是幼儿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也是幼儿除家庭外接触最多的场所[2]。因此幼儿园环境将会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获得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优路径,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个体思想方式以及行为的拓展。福乐便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某一活动和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并且全身心投入到该活动和事物中所得到的情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福乐是影响学习结果的核心要素,其可以通过直接以及间接等多种方式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这就提示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首先采取有效措施,让幼儿对学习充满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福乐体验。在该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熏陶作用,通过建立适宜环境来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比如给幼儿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以及安全卫生的户外活动场地等。学前阶段幼儿具有典型的前运算思维特点,具有强大的计划付诸行动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幼儿勇敢行动,不断提升自我期望水平,更好满足内心发展需求。二是营造和谐舒适的精神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和谐融洽,在这种和谐舒适的环境中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可靠感。基于马斯洛理论,个体只有在满足基本的生理以及安全需求前提下,才会追求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幼儿教师应该给幼儿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幼儿身心完全放松,更好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主要体现在营造有助于幼儿互动的环境来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比如在游戏区投放合作性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共同开展游戏。在幼儿交往过程中,对于成功的交往体验教师应该表示肯定,对于失败的交往体验教师应该表示理解和宽容,同时应该注意及时发现和疏解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消除幼儿交往过程中的情绪障碍,引导幼儿获得积极的交往体验。
        3.通过良好师幼关系来培养幼儿积极人格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师幼关系是否良好直接决定了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在师幼关系培养过程中情感的交流至关重要,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真心。在积极、鼓励、宽容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与在谩骂、训斥、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未来在性格以及生活观念上必然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来说前者在生活中会更加积极、自信、阳关,更加富有爱心,同时生活也更加快乐。6岁之前是一个人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等初步形成阶段,也是一个人人格品质和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个体后天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个体之间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面貌[3]。这也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将增强个体的积极生活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
        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式均会对幼儿人格面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在幼儿群体中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自身行为对幼儿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提升专业素养,在教育工作中跟上时代发展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人格修养,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赢得幼儿的信任和青睐。相关研究表明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教育中的反馈方式对于幼儿人格面貌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幼儿教师对幼儿经常进行表彰和鼓励,有助于幼儿积极人格的形成。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多对幼儿进行语言鼓励。对于正确的行为幼儿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语言鼓励进行正向强化,对于不正确的行为应该通过积极的语言进行负向强化,尽量避免对幼儿进行惩罚。
        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还应该形成双主体教育理念,即将教师和幼儿均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而不是将教师作为主体而将幼儿作为客体。师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个体,因此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进行平等的对话。幼儿教师只有形成这种教育理念,才能够在幼儿教育中更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激发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成功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和理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来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从而更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敏.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综述[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33(10):136-139+149.
[2]陈茜茜. 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与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的关联[J]. 建筑与文化, 2019(03):73-74.
[3]崔澜骞. 解析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J]. 陕西教育(高教), 2019(09):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