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和实现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丁登先
[导读]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抓手,国门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尤为重要。本文对当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提出实现路径的思考。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丁登先   677000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抓手,国门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尤为重要。本文对当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提出实现路径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时效性;模式转变
        国门高校地理位置特殊,靠近中缅边境,因此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但是学校生源主体来自农村,以少数民族居多,天性善良淳朴,在面对复杂形势下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社会上不断推陈出新、防不胜防的各种高科技犯罪手段时,极少部分青年大学生因涉世未深、轻信他人、意志不坚定或者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相对淡薄而导致深陷网贷或不良校园贷,严重影响学业和家庭。安全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拓展思路,适应新形势下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切实行之有效的开展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在安全保卫服务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保效能,培养师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开展的安全教育
        目前开展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详细制定人人参与的工作方案,细化到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各班级、各宿舍,让全体学生树立一种关注安全的氛围和意识。二是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和要求,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温馨提示、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涉及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金融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恐怖主义、反邪教、反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工作相对滞后。
        (一)以知识传导为主,学生参与互动性较差
        主体都是老师在讲,虽然结合案例,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这些我都会了,你不要再啰嗦了;有的学生觉得反感,认为浪费时间;或者是不为所动,直至案例上的内容出现在自己身上也不以为然。
        (二)以时事热点事件为导向,缺乏长期规划
        当新闻媒体报道其他高校出现的突出事件时,安全教育管理者就马上查资料想对策,极力避免自己学校出现类似事件。以就事论事为主,缺乏长远规划。
        (三)专业师资缺乏,安全教育主体的各个平台之间的协作机制有待加强
        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下,党群部门主抓的国家政治安全、民族、宗教;教务部门主抓的考试诚信、学业预警等,以及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都与学生的安全教育息息相关。


尤其是当下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作为通知学生的主要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只注重开展线上交流活动,不注重主体现场教育,甚至有的班级仅仅是将通知文件转发而对宣传教育内容不作强调,不仅缺乏关注甚至是不下载、不查阅;各级各类安全教育平台、载体之间的协同效应有待加强。
        二、国门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重点路径探索
        (一)加强学习培训,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法治观念
        全体师生要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思想,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和重要举措;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网上举办的4.15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赛,并通过竞答,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国门高校的大学生要更加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二)创新安全教育思路方法与技巧,科学规划课程
        充分调查研究学生对安全教育相关知识需求,发挥骨干学生积极才干,将安全教育建成一座桥梁,顺应学生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安全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安全教育的案例,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对系列讲座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专家进校传授安全教育知识的时间,开展各类反邪教、反诈骗、反传销、反恐怖、反不良校园网贷、保险理赔等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使专业知识普及到全体学生。
        (三)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形成有效合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规范,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的学务部门、党群部门、教务部门、各二级学院、各辅导员、班主任要各司其职,形成联动,全面开展安全教育,为学生服务。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经常性的开展各类专项安全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全覆盖,深入人心,切实把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尤其是要把法制建设理念贯穿安全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法制安全教育,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安全工作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素养,做好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工作。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障,各级参与者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做好国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结合新媒体,不断拓展安全教育宣传教育阵地,注重占领互联网、手机等时尚宣传阵地,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向雪莲.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保卫部门开展安全教育的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20,04,(上):236-238.
[2]姜毅,何恩节.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探索[J].高教学刊,2019(13):61-63.
[3]徐学钢,谢鹏.从失联事件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5,05(上):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