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陶瓷博物馆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陈新
[导读] 研学为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方式,研学旅行实施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陶瓷博物馆开展研学,专业的研学教室和智能辅助设备是不可或缺的软、硬件设施。以文物为中心组织研学材料,研学讲师用准确、精练的文字解疑释惑。陶瓷博物馆研学旅行也是实现陶瓷博物馆价值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陈新

摘要:研学为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方式,研学旅行实施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陶瓷博物馆开展研学,专业的研学教室和智能辅助设备是不可或缺的软、硬件设施。以文物为中心组织研学材料,研学讲师用准确、精练的文字解疑释惑。陶瓷博物馆研学旅行也是实现陶瓷博物馆价值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学;研学旅行;陶瓷博物馆;中小学生;青少年
        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是一个重要的科研旅游基地,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2015年“博物馆教育北京论坛”主题确定为“博物馆资源课程”,旨在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带到博物馆开展研究性旅游,借助场馆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专业体验等活动,在研究性体验中进行深入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本文简要介绍陶瓷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方法。
      一、研学
      如今说起研学,作为孩子家长对这个词语都不陌生,但是如果往回推3-5年,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陌生的。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研学旅行在全国教育机构和学校得以全面推进。那何为研学呢?研学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是在传统游学的基础上,把教育场所由封闭的学校课堂移向开放的自然,把大自然和社会作为研究、学习和亲身体验的场所,即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使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灵活的教育方式,为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方式。互动体验也符合青少年探知欲强、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发挥其自身优势,培养兴趣爱好。
      二、陶瓷博物馆与研学
      把陶瓷博物馆打造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陶瓷博物馆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立足优势;才能定位准确、充分发挥。首先,开展研学旅行安全是前提。研学旅行实施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陶瓷博物馆安全要做到严格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包括制定消防制度、卫生制度、治安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针对学生群体和研学旅行内容;配合学校做好青少年研学旅行事前安全警示教育,同时注重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配备专业安全员、卫生员跟随,实现精细化全过程风险控制管理,以确保安全。其次,智能辅助设备的投入。陶瓷博物馆开展研学,专业的研学教室和智能辅助设备是不可或缺的软、硬件设施。


专门的研学教室配备的如仿古课桌椅、装饰、灯光等配套设施,制造出实时环境氛围,学生踏入教室仿佛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电子辅助设备制造出的声音、图像、视频,更接近历史真实。研学讲师授课借助智能辅助设备,能激发学生对陶瓷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深入了解。造就的沉浸式体验,无须更多语言、文字,尽显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
      三、文物与研学
      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包含当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存状况等信息。随着2015年《博物馆条例》的颁布实施,教育成为当今博物馆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陶瓷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当仁不让担此大任。研学课程由馆内专家和社会教育负责人共同研发,以文物为中心,挖掘文物其中蕴含的智慧,特别以当地特色文物和具有影响力的文物;组织研学材料。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要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了解文物前世今生和发展轨迹,实现让文物开口说话的效果。
      四、研学讲师与研学
      研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研学讲师素养和业务技能。研学讲师并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校内老师,更不能说来到陶瓷博物馆,讲解员就可以称得上是讲师。研学讲师是两者的统一,他不仅要了解一般校内教师的教学方法、课本内容,还要具备导游员过硬的讲解素养。与校本教材相结合,通过历史文化知识与传统课本中的知识和原理相关联后,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和改进授课内容和方式,用准确、精练的文字解疑释惑而因人施讲。所以对研学讲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参与研学课程的讲师,需经过严格专业讲师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研学讲师培训或进行学术研讨,听报告、讲座、参观、实习等,及时更新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等多媒体电子辅助设备,以提高业务处置能力。
      陶瓷博物馆研学旅行作为旅游和教育的结合,是素质教育实践道路上开辟的育人新思路。陶瓷博物馆良好的研学旅行,是由优良环境素质和过硬的讲师专业技能相结合产生的。文明古国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使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是中国梦的奋斗者和参与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陶瓷博物馆研学旅行目的得以实现。因此,陶瓷博物馆研学旅行也是实现陶瓷博物馆价值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陆庆祥,程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 (2).
[2]李媛媛.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初探[J].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8 (00).
[3]齐琳.基于青少年研学旅行的地方博物馆社交新载体研究——以大庆市博物馆为例[J].大庆社会科学,2019 (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