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罗学艳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罗学艳
[导读] 目前,自新课改的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数学课堂上利用技术设备形成微课资源,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方法,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化,使得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鹿厂镇铜矿小学 罗学艳 615100

摘要:目前,自新课改的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数学课堂上利用技术设备形成微课资源,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方法,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化,使得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关键词:微课 小学 数学教学 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各种先进教学技术和授课模式不断涌现,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降低了教学枯燥性,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而且更加备受广大师生青睐,尤其是小学阶段师生,可更好地满足其教学需要和学习需求。微课是基于重点、难点知识制作而成的短视频,具有良好的辅助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微课作用,应加强对其了解,明确其具体应用价值,并在使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中配合使用适合方式,以此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一、合理应用微课教学,优化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前预习效果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为学生学习新课知识做好铺垫。尽管大多数数学教师时刻强调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缺少数学学习经验,没有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以至于课前预习难以产生促进性作用,对学生的学习铺垫作用并不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明确预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预习思路,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手段,为学生设置与教学相关的预习微课视频内容,以此达到复习旧知与衔接新知的预习目的,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利用微课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教学场所和氛围,助力教师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调动,让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真正“走进”到课本教材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踊跃发表自身独特见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碰撞思维火花。基于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一节新课时,就可借助于微课给学生搭建教学情境,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导入,可以是课本教材的主题图也可是相对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借鉴和课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光盘中通常都包含着每节课的主体情境材料,教师可结合自身教学需要截取相适应的视频材料。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新颖,学生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项目给学生带来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深入挖掘潜藏在情境当中的知识点。
        三、利用微课资源,克服教学重难点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摒弃传统教学的局限,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还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因此,在利用微课教学时,教师需要切合实际内容将数学知识制作成微课资源,并使用合理的文字语言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探知欲望。例如,我们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图形运动的过程,并了解到图形是平移过去还是翻转形式,并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利用微课资源播放教材知识点,便于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图形平移或翻转等不同运动后的图形形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深刻反思。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共同探讨图形运动和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四、使用微课巩固数学内容
        如果想要促使微课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那么一定要将目光放在课后的应用上面,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强化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实践的规范性。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所有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断总结与归纳学生合作学习期间碰到的典型问题,以便可以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数学视频,将其发布到指定的教学平台中,继而促使他们加深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结合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设置以下几种练习模式:一是基础练习模式;二是提高练习模式;三是拓展练习模式,以便供学生下载使用。举例说明:以“练习题”为主的视频当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习题的解答技巧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完习题后选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践作业指导视频,科学指引学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这里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视频当做论述对象,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视频指引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事物来对其面积进行详细计算,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善于引导学生碰到难题时一定要勤于看视频,以此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综上,通过微课的应用,可以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构建知识,最终实现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玉海.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171.
[2]漆跻遥.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06):48.
[3]唐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浅探[J].新课程(中),2019(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