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关丹丹
[导读]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区角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开发,促进幼儿交往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是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能可以积极利用幼儿园区角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区角环境准备,及时的介入教育时机,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幼儿以后适应社会做好基础性铺垫。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实验幼儿园   关丹丹  166400

摘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区角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开发,促进幼儿交往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是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能可以积极利用幼儿园区角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区角环境准备,及时的介入教育时机,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幼儿以后适应社会做好基础性铺垫。但是要注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活动的主导是教师,幼儿必须自主游戏丰富其社会交往经验,区域游戏是自主自由的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方式,这种游戏更能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可以有利地促进新《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因此本文着力探讨区域游戏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培养。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交往能力
        一、相关概念
        区域游戏,是指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幼儿按自己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游戏,活动区域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及室外场地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因材施教的进行,需要幼儿园极力提倡并抓好落实好实施内容。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属于幼儿社会性培养范畴,社会性交往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人是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孤立生存,不会与人交往必然会造成社会适应力差,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学会社会交往,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使孩子离梦想更近,可以增加自信感,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幼儿向社会性需要发展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游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及时提供适当的区域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那么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快更显著,区域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游戏形式,因此我们谈谈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区域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1.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区域游戏种类多样,区角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就是其中一种,比如:在小班娃娃家区域游戏中,可以设置模拟“宝宝之家”,幼儿之间互相去宝宝的家做客,通过模仿大人的请客话语,比如:“您好,请进”、请客人吃水果、与客人朋友一起玩耍并假设自己做饭请客人吃,为幼儿准备餐具与果蔬磨具,及通过假想型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模仿活动进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例如,大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创设医院、超市、理发厅等社会模拟场所。不同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在玩游戏中让幼儿理解自己的角色,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的交往能力。
        2.其他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建构区可以让几个幼儿一起玩积木搭高楼,在这种游戏中,既有合作又有分享,可以合作搭积木,又可以分享创造带来的快乐。在协同与交流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体育区域游戏中,可以通过幼儿合作游戏与分组游戏,培养幼儿合作与交往能力以及学会游戏分工。美术区可以让幼儿可以互相探讨画什么,也可以合作完成一幅作品。音乐区设置奥尔夫打击乐可以锻炼孩子的配合能力,也是一种合作性交往能力。区域游戏有很多,其中有猜谜、嵌板、拼图、玩沙、玩水、搭积木,有集体的合作的也有单独游戏,有教师辅助的也有儿童自主游戏,都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方法
        区域游戏多种多样,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组织好活动并能在恰当的时机及时进行教育干预,做到教师引导幼儿是主体,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策略首先可以从引导游戏的过程分析,从游戏的引入和游戏中的问题切入,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和内容,教师可以提示幼儿从哪几个方面开始进入游戏,充分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创设游戏环境与氛围,积极让不爱参与的幼儿进入游戏,对活动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在活动后给与评价与指导。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要采用渗透在环境中的隐性指导和借助观察的参与指导相互结合,并能在区域游戏中通过暗示启发等手段进行指导,通过科学的指导对幼儿区域游戏提供助力,让幼儿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会交往的道理,让区域游戏功能最大化。
        提高区域游戏水平应该设计一定的启示物,让幼儿创造性的提高游戏水平与活动方式,提供适合幼儿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对区域游戏的时间与空间设计要贴近幼儿实际,对游戏进行科学的跟踪式评价。幼儿教师对区域游戏要有科学的指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游戏的组织和活动要点,为幼儿区域游戏的组织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区域游戏更多的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动起来,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标,为基础教育服好务。
参考文献
[1]黄进著.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7.
[2]陈维霞.幼儿园游戏的教学价值及实现[D].[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9(5).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34-60.
[4]J.皮亚杰,B.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7,(5).
[5]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1).
[6]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3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