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健
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 515000
摘要:在国民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社会的电力需求量逐步提升,此时要想为经济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地区必须要大幅度增加输变电建设工程,尤其要注意与用电负荷中心地区相接近的变电站建设,进而以电力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为出发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变电站工程建设的现场环境中,往往存在一系列的风险或隐患,一旦不能将这些风险有效排除,必然会给变电站的建设带来影响。基于此,针对变电站现场风险防范管控措施的分析、探讨十分必要。
关键词:变电站;现场风险;防范;管控;措施
当前,我国各省市开始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这一号召,随之各省市电力企业加强电力系统建设力度,并逐步强化了电力安全建设及电力安全生产等分析管控,在防范、管控变电站现场风险的过程中,针对相应规章制度进行了积极创建,加之必要风险预防管控应急预案的积极编制、风险管控方式方法的逐步优化与完善等,切实为电力安全建设及安全生产、安全开展检修工作等提供了引导作用。然而,从近年来一些电力系统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在建设及生产、开展检修工作等环节,仍然时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给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阻碍,究其原因发现,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含:并未贯彻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超前控制较为缺乏、事前风险管控分析及预防较为缺乏等,对此,在变电站现场风险防范及管控工作开展时,应注意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变电站现场安全风险
(一)组织成员
从目前一些从事变电站施工及检修的作业人员角度来说,存在较为严峻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现象,而一些工程外包队中,部分工作人员与基本作业要求并不相符,但仍然在现场进行作业。在作业人员必要安全生产及技能培训并未开展的情况下,加之作业人员并未掌握紧急救护知识及技能、安全作业保护意识尚未形成等,都会导致工作过程不能明确安全生产条件,难以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险点,此时一旦这些作业人员脱离监管人员视线,人身及电网、设备等安全事故问题就极易产生。
(二)机械设备
在变电站工程施工及检修过程,往往会使用到一些机械设备,此时一旦作业人员不能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就会导致安全事故随之发生[1]。如具体施工及检修环节,通常会使用一些大型设备,如吊车及叉车等,这些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应以具备操作许可证的专业人员为主,并且要严格遵守操作章程,但是,从实际的施工和现场检修工作情况来看,机械设备不能以规定路线行驶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检验设备过程并未开展良好保养工作等,都给机械设备效用发挥造成了影响,导致设备存在不合格接地及异常等现象的发生。
(三)安全监督
现场安全监督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并未强化安全监管工作这一方面,要想为变电站施工及检修顺利开展提供充足保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监管约束机制来规范施工及检修。
从目前一些变电站施工及检修工作情况来看,多是以外包形式为主,因而在施工及检修开展时,即便项目单位安监部定期或不定期监控施工现场,但受一些施工方为追赶工期这一因素影响,针对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监管往往会较为弱化,导致施工现场的部分作业人员存有侥幸心理,不按安全规定要求开展作业,并且施工过程通常会存在安全措施擅自更改、部分工作内容擅自删减、工作范围擅自扩大等情况,给变电站现场埋下了巨大风险隐患[2]。
二、变电站现场风险防范管控措施
(一)加强资质审核力度
资质审核主要是针对变电站现场的作业人员及外包队人员资质,总的来说,对于进入变电站现场的所有作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电网进网作业资格证,基于持证上岗制度的严格执行,为变电站现场风险有效防范管控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对于现场作业人员来说,还应该积极学习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内容,并且通过现场作业规程培训、积极参与考试,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对于考试合格的作业人员来说,需要由安监部来出示和公式正式书面文件。此外,还可对作业人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进而制作作业人员二维码,借此通过一人一码及刷码进场的方式,为现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需注意,在作业人员不具备丰富经验且与工作要求不符的情况下,应避免进入变电站作业现场,可通过再次进行培训及考核等方法,最终确保因作业人员自身缺陷导致的安全风险问题得以解决。
(二)提前分析过程风险
在提前分析过程风险环节中,应对施工及检修过程可能会导致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预想,在此基础上有效制定预防控制方案,为施工及检修提供保障,如工作开展前期应进行事故预想,施工及检修过程注意安全管控表的填写,为有效落实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保障。具体施工前期,需要相关负责人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检查其与现场施工要求是否相符、设备必要的定期维保工作是否积极开展、设备自身有无异常情况存在等,之后注意检查报告的积极填写[3]。此外,还应该以停电范围及许可情况等为依据,选择小卡片形式进行应用,进而将施工现场带电设备及注意事项等多种内容使用红线清晰标注出来,加之提前规划并制定现场环境中机械设备基本路线及行车路线,使得作业人员及施工器械误入带电间隔的现象得以有效避免,为作业人员和施工器械与带电设备之间保持足够安全距离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注意事项及带电设备的标记,加之科学规划基本路线及行车路线,还能使得因盲目救援而导致的伤亡事故不断扩大情况得以有效避免。
(三)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在变电站施工及检修项目是以外包工程为主时,需要项目单位注意本单位对应专业人员的积极派遣,借此来监督施工现场并将监理制度积极建立起来,确保有效监督并跟踪现场全过程实际情况,而在监管作业环节时,一旦发现有违章及不当等行为存在,需要立即进行制止,同时还可曝光在工作群或内部平台中,严重情况下可将工作票收回,将施工或检修作业叫停,并且立即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处理,在并未解决隐患问题之前,不得恢复现场作业,需注意在施工作业中,冒险性作业行为应严格杜绝[4]。对于本单位开展的变电站施工或检修项目来说,应积极组建监管小组,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由健全组织和充足监管人员来监管施工及检修的各个环节,为风险问题的有效防范及管控提供保障。
结束语:
变电站现场作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问题,对此,为确保风险得以有效防范,应注重风险防范管控工作的积极开展,通过预先分析、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监管等措施,实现强有力的现场风险防范管控目标,进而大幅度降低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坤.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J].科技风,2019(30):170-171.
[2]郑晓琼,江海升,王鹏辉,陶梦江,徐文婷.超高压变电站集中检修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J].电力安全技术,2019,21(02):4-7.
[3]罗承旺.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7(33):214-215.
[4]杜勇,陈钊,刘锋,王先兵.变电站现场作业与风险管控的三维实景推演仿真[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02):2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