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翔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和人们
        李翔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电力信息通信出现故障,就会对故障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电网的调节、分配、传输功能都将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个电网系统的整体瘫痪,导致电力通信业务全面中断,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本文对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
        
        1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1.1建立故障诊断知识库
        当大量电气仪器发生通信故障时,检测到的振动频率与电力信息并不是一直都能直接当做故障诊断解析的解决信息,而是以适当的调频信号形式存在于电力信息通信通道。因此,需要利用某种转换手段初始化处理检测信号,获取到能用来解析决定的故障一般特征,从而保证仪器的故障位置和故障发生种类。处理过程必须保证通信故障的原始信息的标准性和精准性,因为智能信息电力系统发出的故障预警信息并不能明确保障其信息被百分百获取,且在线检测也不一定百分百监测出电力信息通信故障的位置并发出有关的预警信息。预警信号通常情况下是不可完全匹配的,造成其信息匹配程度较低。正向处理是根据已知条件推理一般性结果,从一组已知情况出发,应用一定处理原则证明已知事实或命题的成立。反向处理则是根据已知事实或命题,使用一组原则证明发生事实或命题的成立。换言之,即提出假设条件,再逐一检验假设的成立。
        1.2、通过小波转换解析行波信息
        小波转换是一种崭新的频波解析工具,能够解析指定宽频与时段内发射的通信信号成分。现实生活中的四相电线之间存在一定范围的电力磁场耦合,不能直接利用四相电路电流,需先通过相模转换进行解耦模拟的初始化,得到四相独立式的电路电流行波信息量。由于采取的是一种信息量解析,可能会造成某些故障的发生和诊断无法进行短时间的行波解析,导致其保护在一定条件下失灵,而这在高压电网电力运转系统中是不被允许的。为最大限度地提升通信故障诊断的灵敏度,需适当采取组合信息处理手段。电路电流组建信息套路是对初始电流、电压行波进行小波转换,程序基本如下:通过CLAOK转换和信息量采集法得到要求的初始电流、电压行波;对初始化的信息量进行逐一小波解析,得到不同时段内的小波解析系数;基于小波转换最大值的相关理论,监测到初始化信息最大值到达峰值的时间;筛选合适的小波解析系数信息名称,联合参与到运算环节,运算过程见图1。

        假设电力运转系统有N个子系统,根据电力运转系统各子系统中电力节点的装置设立相应的小行波监测信息,获得子系统中电压与联系支流的电流信息。利用相模转换与小行波的解析,得到子系统电力节点初始化电流的小行波信息,并传输给集中式范围小行波保护决定中心集合地点。搜集到子系统的传输信息后,决定中心集合地点对各个子系统电力设备监测到的电路初始电流小行波信息储量空间大小进行有序排列,其中信息含量最大的子系统距离故障发生地点最近,可判断该子系统就是故障发生位置。
        1.3诊断输出
        为实现故障诊断的要求,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对系统运转环境、描述对象以及具有相同信息数据的映射结构加上限制条件。数据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采集和干预感应器中原始数据的相关信息,生成供数据解析系统进行解析的新数据。数据解析系统主要负责信息采集环节中初始化处理的数据,提取到故障发生信息的特征,并给出适当的处理路径。故障发生的历史数据库中记载、储存的诸多相关仪器运转情况、故障信息及处理手段等一系列数据,可为故障诊断的及时解决提供参照;处理决策中心是按照分析解决的处理过程,对仪器运转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构如图2所示。

        一方面,驱动远程终端仪器RTU(RemoteTerminalUnit)、即时反馈线路远程终端TFTU(TimeFeederTerminalUnit)和转压器远程终端CTTU(ChangeTransformerTerminalUnit)把配电网设备的运转数据通过通信轨道上传到SCDA的子系统,再存入SCDA的备用数据库内部。另一方面,智能电力信息设备的在线检测系统会把电气仪器监测出的反馈数据的运转状态变化,经过数据模拟处理后传输到即时数据储存库。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从即时数据储存库中获得有效数据,判定仪器变化信息是否异常,同时探寻出与异常变量有关的位置和仪器变量数据。利用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可有效诊断电力通信故障的种类和发生位置,并作为初步诊断结果传输到调适中心的故障智能诊断库中。
        
        2实验论证分析
        为保证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相同电力系统中具备相同通信故障的电力信息通道进行论证实验。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采用传统诊断方法进行论证对比,统计诊断时间和准确率,结果曲线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本文设计的诊断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诊断的稳定性,且故障诊断准确率近乎100%,相较于传统诊断方法,提高显著。

        3结束语
        电力信息通信故障诊断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停电现象后,尽快恢复电力生产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电力信息通信故障智能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晏芳.浅述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J].科学与信息化,2020(7):4-4,7.
        [2]吕国远.基于智能电网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分析[J].信息通信,2019(11):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