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技术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作者:韩超
[导读] 火灾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韩超
        长春市消防支队宽城大队凯旋路消防救援站,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火灾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由于火灾现场的复杂,使得消防救援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威胁。如何有效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一直是消防部门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消防灭火救援人员的紧急避险和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降低救援风险。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 紧急避险; 安全防护措施
        1 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因城市发展导致的安全问题
        (1)高层建筑带来的安全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高层建筑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建筑。高层建筑虽然为现代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为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不仅很难疏散和救治楼内人员,而且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例如,当消防人员无法用高压水枪或高压喷雾车扑灭高层建筑时,只能将消防设备逐层进行灭火处理,在灭火过程中极易引起闪络和热浪的袭击,最终导致安全事故。
        (2) 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消防设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市出现大量棚户区和村庄。这些地区的建筑物通常是自行翻新或建造的。因此,在用电和用火方面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如果发生火灾,就很难派消防车进入该区域,开展消防工作也非常困难。此外,由于当地建筑格局混乱,火灾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触发相关陷阱,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就难以保障。比如,重建后的房子里有很多自装电梯。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电梯将成为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会对被困电梯人员造成生命威胁,而且极易因踩踏、坠落而牺牲生命。
        (3) 随着救援任务的种类越来越多,救援工作的危险性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消防救援任务的种类不断增加。除了常见的交通事故救援和消防救援外,还有山地高空救援和水上救援。由于救援工作本身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不慎,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比如2009年河北省就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由于当天大雾大、湿度大,没有高压架空裸电线,导致消防官兵在点灯过程中死亡。
        1.2消防官兵专业技能不到位
        (1) 业务计划没有按照既定程序执行。一些官兵不能准确判断火灾危险性,不能做出有效预测,可能因火灾结束时不慎造成进一步事故。因此,当消防队进入火场时,指挥员首先要对当时的火情进行侦察。在充分了解火灾原因和蔓延情况后,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灭火救援方案,然后实施相应措施。能否有效、准确地发现灾情,将直接决定后续决策过程和救援过程,因此也是确保消防官兵人身安全、完成救援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要因为粗心大意而使消防官兵行为不当,最终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2) 个人防护措施处理不到位。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消防员需要佩戴头盔、护目镜和战斗服等基本装备。此外,他们需要配备防爆设备和颅骨振动器。但在实际灭火行动中,不少官兵忽视穿戴装备的重要性,或认为装备过重,没有做好个人防护,造成人员伤亡频繁。另外,在困难的救援任务面前,一些防护装备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因此很容易损坏。当防护装备因频繁使用而损坏时,也容易为消防队员埋下相关隐患。
        (3) 技战术掌握水平低,存在使用不当的不良现象。在技战术运用上,消防官兵不应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应杜绝原教旨主义。执勤中队消防官兵虽然在救援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但仍存在指挥员操作安排不合理、战士动作不大胆等问题,要消除经验主义,避免陷入个人陷阱。此外,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许多第一代指挥员会将书本上的知识教条化,无法灵活学习和运用,最终导致战术实施失败。
        2灭火救援安全防护技术和方法
        2.1消防指战员对火焰的防护
        扑救建筑室内或密闭空间火灾,打开着火或可能着火的房间、烘房、设备盖等密闭空间的门时,消防救援人员应穿全套灭火防护装备要站在开启部位的一侧,利用测温仪测试门或者墙体的温度,并以门、墙等为掩体,在喷雾射流掩护下进行开门或启封,防止火焰突然窜出或空气突然大量进入后发生回燃和轰燃。必要时,设置前后水枪采取梯队掩护开启。

开启时切莫大开,以防外部空气迅速进入引起爆炸。在进入室内之前,要用水枪进行“火”力侦察,先向门上射水,屋顶上有物体下落,说明上方有烧毁塌落的可能,再向下方射水,由近至远并倾听水柱冲击是否产生回声,如无回声,证明里面地板已塌落。
        架设消防梯登高灭火时,要避开喷火的窗口;沿内楼梯登高灭火时,要以内楼梯的转角处墙体作掩护;内攻近战灭火时,要拉下面罩,防止被火焰灼伤。扑救可燃气体火灾时,灭火救援人员要站在火焰的上风或侧风方向,避免被火舌灼伤。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要向流淌的易燃液体表面持续喷射泡沫进行覆盖,阻止蒸发,并严禁在流淌的易燃液体中行走搅动,消除着火或回火、复燃的危险。大风情况下灭火时,火场要有专人监视“飞火”的发展情况,防止灭火救援人员被跳跃式发展的火势围困。
        2.2消防指战员对高温的防护
        消防救援人员应与高温物体和液体容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穿隔热服或防火服,防止高温物体滚动、高温液体飞溅或流动伤人。当向炽热的金属物体或流动的高温熔融液体喷水时,拉动下盖和披肩,采取低姿态,并采取梯队保护的形式。从后水枪喷出水雾,保护前水枪位置,防止被快速蒸发的蒸汽灼伤。在高温环境下救援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在炎热季节,要组织梯队力量及时轮换,并及时补充水分,最好补充含盐饮料。用机械破碎工具切割金属时,必须保护眼睛和身体的外露部分,以防被铁水和强光伤害。
        2.3消防人员防止闪络、沸腾和飞溅
        热浪和烟雾是闪络的迹象。当发生闪络时,房间内的消防人员距离房间出口超过1.5米,逃生的机会很小。这意味着在闪络环境下,只有1.5米的逃生时间,当然,距离房间出口1.5米多的地方已经变成人间地狱,温度接近或超过600℃,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在火灾发展阶段,最有效的策略是冷却和惰化烟雾层。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可以直接用水枪对烟层进行喷雾,喷雾角度可以设定在60度左右,开花脉冲射流应尽可能短。在通风引起的闪络情况下,这也是一种防止通风的方案。通风有限的火最终会因缺氧而窒息。此外,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全套消防服。安全帽、手套、防护靴、隔热服、呼吸器是消防救援人员遭受闪络袭击时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戴上头盔、手套、防护靴、隔热服、呼吸器等穿戴后比较闷热笨重,但可以避免或减少救援人员的伤亡。
        2.4消防指战员对烟气的防护
        人体对高温烟雾的耐受性是有限的,在65℃下可以短时耐受;在120℃下,15分钟内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140℃对人体的伤害时间约为5分钟;170℃时,只能持续1分钟左右;但在多个百度的高温烟雾中人体不能忍受1分钟。
        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浓烟、缺氧、有毒气体环境进行火灾侦察、灭火或者救生时,应当由两人以上组成,必要时组织梯队掩护。在攻击开始时,指挥员应负责组织实施安全行动,控制人数,并做好记录,防止无关人员擅自进入。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浓烟、有毒气体场所前,必须穿戴相应等级的空气呼吸器和化学防护服。此外,他们还应携带拆除工具和排烟机等备用设备。进入浓烟、有毒气体场所时,应系好安全接触绳。根据右进左出的要求,尽量降低身高,小心走绳,铺设水带或围墙,注意分清方向,防止迷失方向。进入人员后,要根据空气呼吸器的安全使用时间,把握好返回的时机。
        3结束语
        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人们需要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进行救援。然而,在复杂的火灾救援现场,消防人员自身也面临着很大的救援困难,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安全风险。为充分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自身安全,消防救援人员必须加强日常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应急避险救援能力。同时,要求各级消防指挥员和战斗人员提高指挥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和救援队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妥善指挥,坚决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提高我国消防救援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嘉祥.灭火救援行动中的紧急避险和安全防范措施[J].今日消防,2018(1):9-12.
        [2]赵四黑.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的安全防护探讨[J].中国应急救援,2018(02):15-17.
        [3]?宋佳.灭火救援中消防员安全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2017(10):297.
        [4]董铮.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与应对措施[J].消防论坛,2017(11):500-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