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近年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可能会因为自身材料特点及结构差异而诱发块体裂缝现象,进而对建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和解决上述问题,其一般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预留主体混凝土空间的缓冲区,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及变形结束后,再进行缓冲缝隙混凝土浇捣,从而将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设计要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避免钢筋混凝土浇筑后期土体沉降变形现象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程度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也走出了国门,全面提升了建筑领域技术能力,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建筑施工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各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后浇带技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发展,后浇带技术应用逐渐成熟,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形式。文章就后浇带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全面提出了技术应用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后浇带施工技术原理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先放后抗,抗放兼施”的基本原理。在建筑施工阶段,为了避免超长混凝土出现结构开裂现象,并且减少伸缩缝的设置,就需要尽量降低温度收缩应力对整个建筑结构抗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因环境温度变化、结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等引起的变形,且在后续阶段温差和收缩变形将会逐渐变小,从而出现了结构早期“裂缝活动期”,尤其是在施工和养护条件多变、较差的情况下。此时,为了降低温度收缩应力、解决部分伸缩缝、避免早期裂缝的出现,可以引入后浇带施工技术,其能够提前释放混凝土结构在后浇带未封闭前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而且在后浇带封闭后还可以通过整个结构来对剩余温度收缩应力进行抵抗,从而使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大于结构中存留的温度收缩应力,进而达到控制伸缩缝的目的。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
2.1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建筑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全面保证建筑稳定,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在建筑中,地基沉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在房建工程中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就是地基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地基形成合理加固,最后,在使用一段时期导致应力下降,房屋就会呈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轻则导致建筑物倾斜,重则会造成墙体结构裂缝,房屋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为了有效解决好下沉的问题,就需要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保证建筑的稳定,保证结构不变形,改善受力不均现象。也就是说,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在建设全部完成以后,再通过后期的施工,对各个单体的建筑进行连接,保证各个单体房屋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平衡建筑物地基压力,解决房屋建筑物空隙,这样,就能够减少沉降,使房屋更加稳定安全。
2.2后浇带施工技术解决了房屋变形的问题
房建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面进行设计,保证各个结构间的平衡,避免出现建筑物的变形,为了全面解决好这个问题,则需要进行后浇带施工。进行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就会使用后浇带做法,这样,通过混凝土的作用,能够较短时间内完成约束应力释放的作用,通过后浇带施工保证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有效减少应力对建筑的影响,避免了房屋受地形、气候影响产生的变形问题。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构架
3.1确定好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位置的确定和选择,对于结构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是将后浇带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取梁、板的中间位置,这一位置的弯矩较小。在施工过程,尽管是应用后浇形式,但是,要严格把握好钢筋质量,避免钢筋出现断裂,如果梁、板的宽度不大,那么可以提前配置好钢筋,如果梁、板的宽度较大,那么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断开钢筋,在补齐混凝土之前,要全部完成焊接,配筋环节,要根据差异沉降来科学计算出应力,根据具体数值来进行宽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根据施工结构构造来进行选择。
3.2把握好选材关
在后浇带施工中,选材质量的控制也需要高度重视,材料的选择要进行严格把关,避免由于材料问题出现收缩、开裂等接缝问题。在浇筑前,要清理好裂缝中的杂物、灰尘,完全排除积水,并进行充分湿润。施工环节,应用专门的界面处理剂来处理施工界面,对于混凝土的强度配置,要稍高于现浇混凝土,在整个浇筑过程中,要避免楼板、墙体和房梁接触而发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在建筑物经过的区域,要将其断开,再进行后浇带处理,并充分保障浇筑养护的质量,将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确保浇筑质量。
3.3科学处理施工缝
在浇筑环节中,混凝土很容易出现初凝的表现,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用高压水来冲洗,将结构杂物、乳浆等完全冲洗干净,在模板垂直施工缝方面,也可以采用高压水来冲洗,具体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监理人员的要求来进行处理,如果孔洞严重或者出现蜂窝情况,那么,在浇筑之前,必须要按照要求将其处理干净,方可进行施工。
3.4合理配备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需要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来配备,在搅拌时,要确保配备量的准确,这一过程不能少于两分钟,以确保各类材料能够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如果搅拌不匀会造成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引发质量问题。在充分搅拌完毕后,要确保搅拌完毕后的混凝土在60分钟内投入使用,这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水分丧失。在浇筑环节,要确保振捣能够正常运行,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由于密度不一而引发质量问题。
3.5维护好建筑物的受力水平
后浇带模板施工要严格顺序,对于混凝土未浇筑或没有完全凝固的,不能随意进行模板拆除,全面保证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房梁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房梁变形,影响建筑的结构。后浇带位置选择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对受力小的部分做后浇施工,而对于强受力的结构,则不适合进行后浇施工,位置设计不精准,整体受力结构就会支复杂,很可能导致受力真空,影响建筑的稳定安全。后浇带工程中,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需要做到合理有序、按部就班,在施工完毕后,要按照要求来对后浇带进行维护和保养,在很多情况下,后浇带工程的占比量并不大,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在这一方面予以必备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对后浇带施工的重视度也不够。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后浇带结构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完毕后的养护工作,在养护时,要充分湿润后浇带两侧,按照国际惯例,养护时间要控制在一周以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时就需要施工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特点来确定后浇带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时间和材料选取、宽度和间距设置、模板施工技术、接缝处理、后浇带保护等,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提高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德明.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
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496-496.
[2]张民.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119.
[3]朱宗忠.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8):90,92.
作者简介:
姓名:陈诚(1985年2月19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辽宁省沈阳市,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