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华设设计集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越来越重视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针对“三农”问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对策,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就是其中之一。生产文化产业属于景观范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可以更好的发挥乡村的价值。在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探索与乡村发展相符的产业结构,合理的进行产业转型,然后将其植入到景观之中,进而建立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园,以此促进乡村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
目前来看,我国乡村发展政策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从原本的“美丽乡村”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果。但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农业对生态的影响、城乡建设矛盾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量资源、资本进入乡村,乡村面对着许多发展机遇。面对这些机遇,应该根据乡村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建设生态文化产业园,利用各产业的相互作用,构建具有特色的独立景观模式,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整体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化产业的类型
1.1 旅游产业
与城市相比,乡村发展的比较缓慢,建设程度比较低,但在生态自然环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愈加向往田园生活,旅游产业随之发展。所以,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旅游产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增加乡镇居民收入,还能提升乡镇居民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文明风气等等[1]。旅游产业有庞大的分支和繁杂的种类,乡村旅游适合向往田园生活的人群,应该根据受众定位进行产业建设。
1.2 农林产业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二者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开始积极建设公园绿地、城市绿化等设施。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林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以生态文化产业园为载体,嵌入具有特色风貌的农林,通过现代科技和设备进行产品培育,通过企业引进、线上销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品销售,构建一体化的农林服务体系。不仅如此,可以开展农林产业转型工作,将农林产业和旅游观光、教育宣传、环保绿化等产业结合在一起,增强农林产业的功能性,使其成为生态文化产业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3 教育产业
教育是我国积极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教育可以塑造人才,首先对个人产生作用,人后惠及到群体,进而延伸到整个区域。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品质素养,也能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可以积极发展教育产业,具体包括自然教育、研学旅行等多个方面。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当地的进步和发展,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2.1 旅游产业适宜性体系
通常,高程高、坡度大的区域开发难度较大,所以开发程度较低,也因此有较好的自然生态风貌,可以加大此类地区的建设力度,发展旅游产业。对于植被类型比较丰富,且覆盖程度较高的区域,可以发展山水风光旅游业。
2.2 农林产业适宜性体系
农林产业可以在高程低、坡度平缓的地区建设,此类地区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和管理,通常包括建筑用地、灌草地、农田林等用地类型。目前来看,农林产业的适宜性在不断提升,农林产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2.3 教育产业适宜性体系
教育产业可以在高程地、坡度平缓的地区开展,此类地区适合人群进入并停留,有助于产业建设。通常,用地类型包括建筑用地、水体、灌草地等等,文化教育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产业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博物馆、展园等等,不仅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还集合了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对教育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
3.1 功能设计
本文所述的生态文化产业园中包含了旅游产业、农林产业和教育产业三种产业,是三项产业相互结合的综合题,不仅有乡村绿地的功能性,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生态文化产业园的具体功能,包括苗木生产、教育科普、旅游观光、休闲游憩等等。以休闲游憩功能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人的需求和心理进行设计。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自然,在游览田园山色的过程中可以放缓心态、释放压力,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从而保持身心健康[2]。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了解游客的具体诉求,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应该坚持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要尊重自然。人工设计应该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合理处理山水、植物、构筑物之间的关系,既要维护自然环境,也要构建良好的自然风光,同时完善科普、生产等功能。
对于生态文化产业园来说,农林生产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景观中加入农林产业,将农作物、苗木等作为重要的设计材料,不仅可以用于参观游览,还可以参与体验。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区域,包括花海、盆景园、花卉温湿等等。在盆景园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技术改变植物形态,使植物更加美观,具有艺术性和经济价值。在温湿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控制室内温度、气候等等,使其成为可以四季观花的区域。也可以设置采摘园,游客可以亲自采摘,体会农作的乐趣,使游客更加亲近自然。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道路、给水、照明等基础设施的设计,既要维护植物的生长,还要为游客的游览观光提供便利。
3.2 专项设计
在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各个专项内容的设计,具体包括地形设计、植被设计、景观空间设计等等。在园林中,地形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可以说是园林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形条件可以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所以设计人员应该确保设计的层次性和丰富性,使景观空间更具趣味性,给人带来独特的观赏体验[3]。例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对当前的地形进行合理利用,在保护原有地形和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既要控制工程造价,也要保护自然环境。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空间创造加以考虑,可以通过地形、植被等改变空间形态,使空间更具有活力。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植物种植划分空间,使景观空间具有多边形;在植被设计方面,应该对灌木、乔木、藤本等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包括色彩、形态等多方面的设计搭配,既要突出植物特点,还要烘托园林要素。可以多采用想吐植物,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合理调整制备的比例。根据藻井需求,可以选择观果、色叶树等植物,以此增强园林的观赏性;在景观空间方面,可以根据围合程度、私密程度、有人感受等进行种类划分,空间设计应该具有节奏感,通过多种组合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人带来不同的游览体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旅游业、教育业和农林业三个方面入手,既要加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也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骆美,赵蕊蕊,刘潇潇,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以临泉县姜寨镇木一农业园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0,026(008):147-150.
[2]岳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设计探索——以金寨大湾村农民安置点为例[J].安徽建筑,2020,v.27;No.241(05):44+77.
[3]李小晓.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转型发展探究[J].四川水泥,2020,No.283(0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