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外包服务的利益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作者:张树朝
[导读] 农业技术外包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特别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张树朝
        鄄城县凤凰镇政府  山东省  菏泽市 274600
        摘要:农业技术外包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特别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水平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并委托专门服务机构进行的一种生产行为。这一措施不仅可以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因此,发展农业技术外包服务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业技术;外包;服务
        引言:
        外包是劳动分工的产物,经济组织的变革应着眼于内部核心业务和核心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具有专业优势的外部企业,以实现和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外包是将组织活动或过程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外部供应商,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外包是将内部执行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转移给外部组织。因此,外包的一般含义是生产活动从内部向外部转移,以产品内分工的实现方式,实质上是投入环节活动通过外部转移实现内部核心资源收益最大化,迅速提高市场地位。
        1农业生产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
        1.1受教育程度
        已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生产外包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更容易意识到外包的好处,因此更容易进行外包;另一种观点认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具有更高的生产技能,因此选择外包的可能性较低。过对模范家庭和非模范家庭的比较发现,教育对模范家庭和非模范家庭的影响是相反的。对于模式家庭而言,外包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对于非模式家庭而言,外包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1.2户主年龄
        国内外关于户主年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理论一致,即户主年龄对农户生产外包行为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其原因的解释却不尽相同。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从事非农业的可能性将会降低,依靠他们的劳动能力可以完成相对简单的农业生产环节,所以外包的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老年农民思想观念陈旧,风险厌恶程度高,丰富的农业经验等特点,这些也对外包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1.3土地破碎度
        土地特征也是影响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重要因素,主要指农户经营土地细碎化程度,即土地破碎度。一般认为,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农户选择外包生产环节的可能性越低。原因可能是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外包的成本和难度越高,出于成本考虑,农民通常不选择生产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促进了生产外包,因为农民规模越大,越有可能面临劳动力造成的约束,对外包服务的需求也越高。随着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取代了部分小规模农户,对农业技术外包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1.4家庭收入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家庭收入的对立面——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一方面,研究表明家庭总收入对生产外包没有显著影响,中午大小户可以选择外包生产;另一方面,一些学者研究了家庭收入结构,即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农业收入是家庭收入比例的一部分,代表着兼职程度,比例越大,兼职程度越低,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自我修养和自我收获,反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外包。
        2农业服务外包的理论演进
        2.1立足产权分割与技术可分的分工深化
        农业服务外包体现了分工的本质,而分工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其劳动分工逻辑主要表现在两个递进的层面:一是农业土地产权的划分和市场交易,为不同的农业经营者进入提供可能性。根据现代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组具有可分割性的权利。

在家庭联产制的背景下,正是因为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从广义的所有制中分离出来,进一步表现出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特别是经营权的不断细分。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指农地的流转,经营权的细分是指生产环节的分工与交易。在“三权分置”政策框架下,农地流转包括农地经营权及其产生、生产经营权的流转。对于行为能力不足、资源配置效率有限的农民,如果存在农地经营权,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将农地经营权甚至部分经营权分离,将农地经营权流向比较优势,从而实现农地经营双方的合作盈余,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明显的地域性、有限的土壤、不均衡的劳动支出以及农业活动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使得农业生产过程及其农业活动难以分解,限制了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空间。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能力的提高,农业活动技术可分离性大大提高,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链接的分离使农业生产被分隔在不同的学科,甚至在不同的空间,这显然有助于新的农业管理主题的条目,然后改善农业组织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生产过程的分解和中间的不断分化和独立生产链接不仅改善农业生产的迂回的程度,但也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减少流通和交易的成本,扩大市场范围,扩大农业分工。
        2.2基于技术进步与要素流动的资源配置
        农业服务外包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有效配置家庭内外的资源,充分利用家庭以外的资源,弥补家庭内部资源的不足。资源配置逻辑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进步改变了资源禀赋,改善了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空间的生产条件。从理论上讲,技术转移是对资源禀赋和需求变化的动态响应,反之,农业技术进步将进一步促进资源禀赋变化,刺激需求。农业技术进步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强了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技术可分离性,降低了相应的生产环节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力素质要求,加快了机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相对改变了农民原有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形成了新的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功能。一方面,效用强的投资需要一定的土地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模块匹配不可避免地造成使用投资频率有限。因此,通过农民购买机械等个人投资向市场的附加转换来提供所需的中间产品服务,可以将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化分工,拓展服务外包的市场空间。
        要素流动刺激配置变化,提高配置效率,促进服务贸易外包效率。农业流动因素影响资源的分配是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的因素,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的因素,深刻地改变了农民的宪法的资源禀赋,面对新的条件和选择的资源分配。农业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诱因,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是跨地区和行业,由此产生的弃土地或土地转让和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改变了在农村家庭资源禀赋条件,家庭内部资源的最初分配和决策一直难以支持农业生产的需要。类似的流动农业因素迫使农民重新审视他们的内部资源禀赋,寻求资源分配的变化,以及充分利用足够的和有效的外部市场资源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和效率低下,实现优化和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结束语:
        近年来,关于农业技术服务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关于农业技术外包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近年来才刚刚开始。随着我国农业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服务外包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本文以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外包服务为研究对象,回顾了主要内容,研究国内外对农业技术外包服务的需求,和主要研究的前景对农业技术外包服务的需求,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农业技术外包。
        参考文献:
        [1]吴松.农业生产环节农户外包行为决策研究——基于江苏省S镇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6):1-3+22.
        [2]徐建玲,云佳民,储怡菲,孙莹莹.农户农业不同生产环节外包风险研究——基于江苏342户农户的微观调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08):111-117.
        [3]杨进,向春华,张晓波.中国农业的劳动分工——基于生产服务外包的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2):45-55.
        [4]李龙峰,张应良,湛小梅.农业分工与生产社会化驱动研究——水稻育秧农户外包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2018(02):86-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