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佃场 孙振洲 李鑫
[导读] 近年来,在生产领域新发展的林业经济下的蜜蜂养殖,
        李佃场1  孙振洲1  李鑫2
        1.即墨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200
        2.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近年来,在生产领域新发展的林业经济下的蜜蜂养殖,解决了部分地区禁伐后林业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与传统蜜蜂养殖不同的是,林业的发展为蜜蜂养殖提供了更大范围的植物蜜源,进而提高了蜂蜜的质量,口感深得人们的喜爱。养蜂业与林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蜜蜂不与林业竞争土地和肥料,不会污染环境,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此外,林下养蜂还为人类创造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蜜蜂;养殖;林下经济

        一、蜜蜂养殖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
        1.1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大力发展养蜂、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是我国各地政府部门推动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之一。现在,很多地区的林下经济年产值数额十分可观,包含林下种养殖、森林景观开发等内容。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让“一亩地”生出“两份钱”,还可以为扶贫攻坚提供新的方式,值得推广。
        近年来,各地林下经济中都在积极推行“协会+公司+扶贫社+蜂农”的生产经营模式,凝聚多家企业或合作社抱团式联盟发展,带动全县常年养蜂农户规模扩大,蜂农年均可创收快速增长。扶持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事养蜂,蜂业贡献户均增收较快。2018年以来,在种蜂市场需求拉动下,地区蜂群销售交易量达千群,交易金额创历史新高,繁蜂卖蜂成为养蜂产业发展新的支撑亮点。
        1.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养蜂规模的不断扩大,林下经济中的养蜂事业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养蜂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蜂群能否正常生长、能否多产蜜,技术是关键,因而抓好技术培训,是推进蜂业生产的关键,是促进林下经济生产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林下经济活动中,要以中蜂过箱活框饲养为基础,加大蜂产品标准化生产基础建设,提高养殖效益,引进先进的林下养蜂技术,提高疾病防疫技术,更有效降低疾病传播,从源头提高蜂蜜质量。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养蜂业,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消耗能源,不占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中蜂养殖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中蜂授粉的广度和深度给零星开花植物的授粉创造了条件,使自然界留下了一些十分珍贵的物种。因此,进一步发展中蜂养殖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平衡和保护作用。
        
        二、蜜蜂养殖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1市场不稳定,养蜂有风险
        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了蜂蜜养殖业的发展,蜂蜜生产不稳定,相关产品价格波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还存在油价的上涨,把蜜蜂的运费推高的现象,养蜂和养蜂工具设备的价格和运输成本不断上涨,养蜂成本大幅度增长,造成养蜂市场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影响,导致林业有关产品流通受阻,交易成本变高,养蜂市场风险变大。还有部分地区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认可度不够,龙头企业在林业经济建设和培育实力中的作用不大,融资相对困难,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动森林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2.2养蜂专业性不强,技术含量低
        养蜂人文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差,养蜂专业知识不够完善。专业养蜂场少,养蜂的关键技术不能被推广应用,一般采用传统方法饲养,产量低,效率低。大多数养蜂人是兼职养蜂,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林下养蜂的研究中,加之他们掌握了四五十年前的生产技术多数是传统的养殖技术,没有学习和引进新技术,也没有掌握新的蜜蜂繁殖技术,导致蜜蜂的更新换代和繁育工作的滞后。

另外,林内蜜蜂养殖领域科技创新不强、生产和养殖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推广缓慢、科技推广队伍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已不能满足森林经济发展的技术需要。
        2.3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部分地方养蜂管理机构逐渐弱化,养蜂行业组织发展还比较滞后,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此外,养蜂条件艰苦、设施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蜂业,养蜂人员老龄化现象凸显。
        
        三、养蜂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对策
        3.1注重疫情防治,降低养殖风险
        目前,影响养蜂增收创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于相关疫情的防治不到位。养蜂过程中容易出现规模性的传染疫情,一旦疫情发生,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养蜂户要提升对于养蜂疫情的认识,定期对蜜蜂养殖情况进行监督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疫情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对此,在养蜂中要注意对于重点时段高发疫情的全面检查,再分析制定应对措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确保疫情防治的及时有效。例如,在每年的2~4月份,这段时间气候极为不稳定,容易出现倒春寒,所以蜂农应该及时的做好防护措施,为蜂群做好里外的保温措施。例如,早春时期如保温效果不得当,蜂群过于密集,容易造成“烂子病”快速传播。养蜂产业要想发展快、发展好,特别是蜂群良种选育、蜜蜂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的做法,可大力开发应用“蜂农+基地+合作社+公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政府+科研+企业+农户”的“四合一”培训模式,这对养蜂发展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值得学习借鉴。
        3.2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林下经济发展实力
        养蜂是一项技术活,对于很多林业地区和农业地区的人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他们缺乏养蜂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防疫能力。为振兴乡村经济和林下经济,助力地区精准扶贫,地区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举办养蜂技术培训,邀请养蜂专业专家和教授进行授课。吸引各地各村(居)的林业经济经营者、农业贫困户、养蜂户、有意愿养蜂户参加培训。
        3.3加大财政补贴,提供有效支持
        地区政府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完善各项支持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专项资金支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打捆使用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办法,用于引导林下经济持续发展,落实养蜂补贴,促进蜂业健康发展。出台养蜂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验收组,对乡镇养蜂户养蜂情况进行全面验收。针对性地给予不同养殖规模的养蜂户以不同标准的财政补贴。此外,要帮助养蜂户拓宽市场销路,为延伸林产品的产业链,增加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民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全面胜利,同时统一商品品牌、统一市场运作、统一服务范围,实现特色生态产品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蜜蜂养殖对于农林业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良性产业链的运转,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林业经济下的蜜蜂养殖而言,不仅制造出不同口感的蜂蜜,提高蜜蜂的繁殖率,其对林业、农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林业整体经济效益比较单一,这时引进林下养蜂,不仅可以为蜜蜂提供一个天然的繁殖地,还为林业的发展开辟出新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王秀霞,马春江.宁南山区林下养蜂发展模式探析———以西吉县林下土蜂养殖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6,57(9):57~59.
        [2]李伟建.兴办林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情况汇报[J].林业经济,2016,38(1):133~137.
        [3]郝海燕,张世文,刘彩云,等.“十二五”期间影响甘肃省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