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刘国旭 杨丽
葫芦岛市连山区交通运输业保障中心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1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不但拥有较高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体的建筑质量,其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工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对工程建设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流程,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如果不加大控制力度,就无法提高工程质量,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利用有效地措施来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促进该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1 引言
公路桥梁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沉降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来保障公路桥梁的稳定性。该技术可以承载由上部结构传递来的压力和荷载力,进而将压力传递给灌注桩四周的其他介质,通过压力传递的方式达到稳定上部结构的目的。钻孔灌注桩的适应性极强,施工操作简单,性价比和抗震性能都较优越,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拥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施工流程不规范的现象,影响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而给公路桥梁的使用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2 概述
灌注桩工程领域中的特殊形式之一就是钻孔灌注桩,其主要是借助钻孔及钢管挤土、挖掘等方式,把一个桩孔在地基土中挖掘出来,进而把提前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其中,同时把混凝土浇筑其中,进而确保混凝土复合桩逐渐形成[1]。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开展时,受不同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成孔方式等因素影响,各工程施工往往会有各不相同的施工要求。对比普通软土地基沉入桩中锤击法的处理方式,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显著优势体现在低噪音及高效施工等方面。因施工质量优劣会给桩的承载力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往往会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此时则很难控制整个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并且工程实际特征等因素还会影响工程项目,最终导致费时费力及速度缓慢等问题逐步产生。
3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3.1 施工准备
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步骤,放样前必须把现场清理干净,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环境,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要求,并且与施工图纸保持一致,可以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避免因为场地混乱导致出现差错。在开始进行放样之前,还要针对设置完成的导线控制点进行确认,尽量保证没有太大的误差,或者误差在相关标准范围之内,只要不影响后续施工即可,再按照图纸上的标注内容,把现场坐标进行准确无误的标记,其次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位置,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保证位置精准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3.2 泥浆制备
泥浆的使用时许多建筑工程都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公路和桥梁建设中,由于施工地区分布较广,其土质状况、水源状况以及气候条件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施工泥浆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材料的用量都不能统一要求,总体而言,公路桥梁施工中所使用的泥浆胶体率需要高于 96%,相对密度 1.2,黏度 26 ~ 30 的泥浆才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利用冲击锤的冲击作用打击灌注桩,将黏土转化为优质泥浆,再将制造出的优质泥浆用于施工中。
3.3 钻孔与清孔
钻孔灌注桩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并且让后续施工顺利进行,那么想要合理控制桩位,就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认知、相关专业知识等,其中要详细了解施工图纸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桩位的合理性、准确性。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现场的导线点或建筑平面位置,通过建筑平安的控制点或线,来对桩位进行测量与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大大增加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以及合理确定桩位,从而促进工程质量得到提高。
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土壤环境和地质构造,设置工作平台位置,选择适合钻井作业的钻头和钻机。在成孔阶段使用的泥浆会在钻孔中留下痕迹,这可能会降低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并导致在相同应力下桩基础的坍塌。钻孔完成后,应及时清除残余物,避免孔内残余物的发生。清孔一般在成孔阶段后和钢筋笼安装前进行,分两步进行。
3.4 钢筋配置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的重要内容就是配筋设计,通过钢筋配置间距的掌握,能为施工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具体工作开展时,应注意钢筋配置间距的调节,主要原因在于此间距会给桩身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间距调整过程应选择对比分析数据的方式,因间距密切关系着桩身强度,所以应适当缩短钢筋配置间距,借此促使灌注桩强度得以有效提升,使得灌注桩倾斜或断裂等发生概率得以有效降低[2]。此外,施工过程需要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提高重视程度,为安全施工和施工质量提供保障。需注意,配筋设计过程,要想为侧压力要求的充分满足提供保障,必然需要应用大量配筋,同时缩效钢筋间距,但在分析数据的情况下发现,只有越大的钢筋配置间距,才能实现自然流畅和均匀分布的混凝土骨料,为灌注桩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桩身质量与工程要求相符提供帮助,因此施工时以施工要求为依据,可对双向钢筋网加以应用,同时针对双向钢筋网应选择双层配置的方式,进而促进灌注桩强度有效提升。
3.5 混凝土灌注
放置好钢筋笼并做好清理工作后就可以开展灌注工作了,在灌注中需要保证孔底无杂物。进行砼灌注的时候,必须确定好钻孔底至导管下端口的实际距离,需要确保该距离约为0.4m,同时要保证进行导管埋置时,该深度值处于2m到6m范围内。对于灌注的速度和导管位置进行及时调整,注意数据的准确记录,保证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4 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控制
4.1 导管进水
首批混凝土计算不合理,储量不足,影响导管底口填充,导致泥浆从空隙中进入管内。导管接口处焊接不严密,外部泥浆受到压力作用,渗入导管内部。针对这些问题,如果混凝土存储量不足,难以顺利完成封口任务,需要提起导管,重新清洗导管后再放入。施工中一旦出现导管进水现象,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查找原因。例如,可拔出导管和钢筋笼,重新钻孔并浇筑混凝土,然后开展桩身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2 卡管
施工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使得隔水栓、混凝土堵塞,进而出现卡管现象。处理方法为:使用长管或附着式振动器清理导管,然后重新灌注混凝土。如果在混凝土灌注初期出现堵管现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拔出导管并停止混凝土灌注,由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共同协商,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4.3 钻孔偏斜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钻孔发生的偏斜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总体建造质量情况。其产生的原因可能较为复杂,有可能是由于钻孔机械缺乏稳定性,也可能是钻孔深度不符合施工要求,还可能是由于土质中存在较硬的阻挡物,不利于施工进行,导致了钻孔发生偏斜情况[3]。对于这种现象,施工人员应当注意对钻孔行分析和检查,对钻孔所使用的机械和零件也进行检查,找到原因并进行改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公路桥梁主要施工技术之一,需要施工人员认识该技术的应用目的。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化、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按照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实施规范化施工。另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确定泥浆的配合比例,使用正确的方法实施混凝土灌注,从而减少施工事故出现的几率,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狄猛.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34):125~126.
[2] 谭玉琪.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9):212.
[3] 刘宁 . 公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