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身份证号码:320324199006042774
摘要:园林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生态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其开发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面临的污染问题,改善区域空气质量,调节当地水文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护理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主客观因素。而随着城市化发展重心的转移,风景园林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社会和人民群众也对高质量的风景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景园林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景观建设技术的开发,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才能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施工;养护措施
导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和城市绿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风景园林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环境问题,提高公众生活质量,而且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景观施工技术方面,施工人员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不断改进和实施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同时,采取适当有效的养护措施,可以提高园林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加美丽。
园林建筑的建设与维护是改善整体景观的关键工作。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如何保证景观建筑的观赏价值、经济效益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另外,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和设计方案也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更好地开展风景园林的建设和维护,从而保证整体景观更有价值,吸引更多的购房者前来参观体验,提高楼盘的销售率,从而为购房者提供更好的景观,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1 风景园林工程的内涵
所谓风景园林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一直备受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总之,风景园林就是通过景观建筑的建设,为人们提供更适宜的休闲和生态场所,让当代人暂时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感受风景。通过风景园林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当地环境污染。同时,风景园林还可以促进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可以说,可以提高风景园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景观建筑的建设水平和设计水平的影响,风景园林能否长期发展并成为区域的代表性产业,必须对风景园林进行及时的维护工作,以保证整个景观的良性运行。因此,景观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对整个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2风景园林常见的施工技术
2.1树穴的挖掘技术
作为园林绿化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树洞开挖技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行业规律,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质量。树洞开挖技术是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最基本条件。采掘人员应充分考虑不同植被的特点、根系深度、耕作土壤条件和生存条件,确定树穴的深度和宽度。此外,还应考虑树洞开挖的季节和时间。例如,如果树适合春季移栽,那么树洞也应该在春天挖。
2.2移栽技术
优良先进的移栽技术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降低园林建设成本。在移栽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选择不同的移栽技术和方法,选择适宜的移栽环境,提高移栽后植物的成活率。比如在移栽过程中,可以用土球包裹根系,减少移栽过程中对根系的伤害。此外,为了保持园林的美观,工作人员应移植不同的树种,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计算。
2.3基肥的使用
施用基肥对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园林施工在移栽前,通常在树洞底部放一些落叶或动物粪便作为基本肥料。
基肥用量也要适当控制。一般来说,对于一些较大的树木,应控制在10kg左右,基肥顶部应覆土,土壤厚度不应超过20cm。用土将基肥与树根分开,防止肥料灼伤树根。基础材料的使用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使移栽植物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更好地生长。
3 风景园林的养护措施
3.1 提高风景园林植物布局的合理性
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布局的合理性。布局规划应与城市建设规划相一致,充分考虑不同工厂的特点,合理布局。如植物大小、品种、颜色、功效等搭配要适当。大中型树木对大中型树木提前布局影响很大。大中型乔木配置完毕后,应依次安排小型乔木和灌木。
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整体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特别是在园林中,大树不仅具有绿化、美观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乘凉。因此,可以在园林建筑的西南侧布置大树。同时,落叶植物的配置要遵循集中的原则,避免分散布局,保证落叶的完整性。与针叶常绿植物的搭配比例应适当,通常常绿针叶植物的比例略低于落叶植物。另外,植物色彩的选择要与园林整体色调相一致,从而提升景观的观赏价值。
3.2合理补种
园林植物长期暴露在外,易受外界客观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使植物健康生长,有必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复种。及时有效的补种不仅是保持园林景观美观的重要措施,而且是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物抗外界干扰能力的重要措施。
3.3防风措施
在风景园林中,有很多种植物。有的植物抗风抗灾能力强,有的植物抗风抗灾能力差。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抵御自然灾害。一般来说,新移植的植物抗风、抗灾能力较差,可以用三角括号固定。大风过后,应及时对受损树木进行扶正,并清理残存的枝叶,尽可能减少大风造成的危害,保持景观美观。
3.4浇水和病虫害防治
园林树木移栽后12小时内必须进行第一次浇水,3天后浇水第二次,10天后浇水第三次。第一次浇水后,如果树洞下沉,要及时回填夯实。第三次浇水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和支护,在树干周围用土筑起约20cm高的土堰,以保证土壤水分,避免树干出现气隙,影响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在栽培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根系所需水量,对树木进行适当的矫直和浇水,直至树木移栽栽培成功。此外,应加强树木的日常管理,如除草、化学防治害虫等。移栽树木前,必须严格检查,防止病虫害发生。在后期管理中,一旦发现病虫害,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控制其蔓延趋势。
3.5 排水工作
由于植物的种类、生长、年限和环境的不同,不同植物对大量水分的抵抗力也不尽相同。如果土壤中有大量水分,很容易造成植物无法生长甚至淹死。在一般园林施工中,常用的排水方法有:(1)地表径流,地表角一般为0.2%-0.4%,并清除坑洼和死角。(2) 开挖明渠排水,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暴雨后的紧急排水。(3) 地下排水沟开挖的景观绿化中,排水系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植物都需要水来滋养。现在,常见的排水系统包括灌溉和滴灌。这两种排水方式比较经济,既能节约用水,又能达到浇灌植物的功能,成本相对较低。
3.6园内修剪、除草、整形
随着时间的增加,树木应该修剪,以保证它们的生长方向。修剪时,要把损坏的枝叶和被虫害的枝条剪掉。树木有自己的生长路径,自己飞起来生长,所以修剪是为了让它更美丽。一般来说,用于绿化的植物和树木都有自己的高度,不能长得太高,修剪可以使其达到高度要求。护理人员将修剪各种形状,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我们应该经常除草。如果我们不把它们除掉,杂草就会和植物争夺养分。另外,除草可以使土壤变软,这样可以增加植物和空气的循环,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更快。修剪枝叶时,一定要把损坏的枝叶和病虫害的枝叶剪掉,防止其他枝干生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发展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这是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建设的正确政策,也是延长园林使用寿命的必要措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主体要主客观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把园林的长远建设作为完善自身建设的重要依据,实现经济的双效共赢以及环境效益。园林开发建设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翁增荧.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花卉,2017(8):64-65.
[2]陈正强.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5):185.
[3]郑柳婷. 试分析当前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 [J]. 城市地理. 2017(08)
[4]王海涛. 研究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 [J]. 科技资讯. 2018(06)
[5]薛伟通. 对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探讨 [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8(05)
[6]王忠良,杨杭锋,胡友成. 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分析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