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趋势下中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作者:庞春宁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智慧物流迅速发展,并应用到了物流企业
        庞春宁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广西   贺州  54289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智慧物流迅速发展,并应用到了物流企业。中职学校要顺应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结合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探索新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相融合,相互整合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智慧物流;中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1]
智慧物流已经在一些物流企业中得到运用,提高了仓储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的特点。[2]
1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慧物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运用。目前,物流企业中大量物流货运装备利用物联网技术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的关联,同时在科技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终端、无人仓储、无人配送、无人机、无人叉车、无人港口等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应用,推进了中国智慧物流的深入发展。
1.1 智慧物流发展势头猛,速度快,将进入全面创新期
随着互联网+物流、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等的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的应用推动下,物流行业的采购、仓储、配送、分拣、运输等环节的传统供应链将转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智能供应链[2]。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开始在企业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物流行业,智能调度、智能仓库、智能调拨、智能出入库、智能机器人等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了物流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智慧物流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1.2 智慧物流已经运用于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
智慧物流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等的功能,能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的作业效率,减少成本,最终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很多行业都引入了智慧仓、智能物流等,如京东电商平台配送、唯品会电商企业、服装行业、医药行业等。如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建成多个“智慧供应链共享中心”,在全国已拥有60万平米的仓储,包含保税仓和非保税仓,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仓储服务网络,飞力达通过对仓储资的优化利用,通过智能化实施设备、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专业化人才团队的应用,打造出行业领先的智慧仓库,实现智慧物流技术在智造供应链的率先使用。
1.3  智慧物流将推动物流智慧仓的发展
智慧仓已经在物流企业中运用,它采用机器人拣货、入库、出库等,能大大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智慧物流柔性自动化的作业模式,应用在物流智慧仓中,结合智能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设施,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物流智慧仓紧密结合智慧物流发展的趋势,不断的优化和前进,物流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 智慧物流趋势下,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职物流专业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同时,物流企业的在发展招不到优秀的人才,熟悉智慧物流的人才较少,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1  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企业的升级脱节
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中是围绕物流技能开展的,学生掌握的技能都是基础性和传统型的,而企业的在发展中以科学技术为导向,进行了技术革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运用了智慧物流、智能仓库、AGV机器人等,消失了传统的岗位,出现了新的岗位。而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这些新岗位的需求,形成了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企业发展相脱节。


2.2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中职学生的年龄小,在14-18岁左右,社会阅历浅,积累的知识少,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差,对新鲜事物的领悟能力弱,对创新的积极并不高,学生掌握的都是基础性的操作和技能,如货物堆码、货物出入库操作、叉车技能驾驶、运输场站操作等,所以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智慧物流的发展,难以胜任相关的岗位工作。
2.3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基础弱,信息化能力低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初中时成绩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基础整体较为薄弱。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信息化课程一般只开《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只会基础的办公软件操作,对信息化的掌握程度较低。智慧物流要求具有较高的信息化能力。中职学校课程的设计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
2.4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设备设施落后
物流设备实施的更新换代快,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大,成本高,很多中职学校无法建设新型的智慧物流实训室,目前仍然是传统的仓储实训,没有智慧物流支撑的系统和设备,学生操作的技能仍然是传统的。学校的设备设施落后,智慧物流实训室的投入建设能力不足,不利于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
3  智慧物流趋势下,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智慧物流的发展势不可挡,我们中职学校在培养的物流人才要结合企业的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变化,才能满足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中职学校在智慧物流发展的趋势下,要探究新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要求学生具有信息化运用能力、智能操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智慧物流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中职学校在培养物流人才时,结合物流企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培育,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物流行业中智慧仓、智慧机器人、无人叉车等的创新人才。
3.2 “双主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共同培养物流人才[4]。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实行“双主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培养与与物流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技能培训等跟物流企业结合起来,开展合作,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资源,进行物流实训课程的开展,学生的实践实习,这样就有效解决了中职学校物流设备陈旧、物流实训室落后等的问题,让学生能深入了解智慧物流,并能掌握智慧物流领域的技能,在毕业后才能更好的胜任物流岗位的工作。企业公关与学校紧密合作,让学校培养自身企业需要的智慧物流人才,实行学校和企业优势资源整合,进而打造高素质、高技能型智慧物流人才,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3.3 “训”与“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训”与“学”是指中职学校在培养物流人才时要注重“实训”与“学习”相结合的模式[5],既要重视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技能训练,也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对中职物流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能进行智能数据的计算、智能仓储的路线规划图制作、智能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等,所有中职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中职学校在培养物流人才时,要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培养适应智慧物流发展的物流人才。
结束语
        在科技的发展下,智慧物流在迅猛的发展,我们中职学校要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智慧物流人才,为物流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土利芳.产教融合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J]物流技术,2019(5):150-154
[2] 网站 https://www.sohu.com/a/
[3]钟茂林.孙君.智慧物流趋势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再定位与新路径.[J]无 锡 商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19(12)第六期
[4]车哲.“一带一路”新战略下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6(5)112-114
[5]欧阳小迅.智慧物流的发展特点及技术体系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1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