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顺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机械设备管理已成为施工管理中重要内容,本文明确了交通工程施工设备配置原则,梳理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组织内容,提出了交通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优化管理的措施,提高了交通工程施工机械管理的认识,强化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责任,为降低施工机械成本和工程成本提供了指导建议。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维护;管理
引言
目前大量高新技术公路交通机械投入施工场地,给现代公路维修和施工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远程施工建设、精确施工建设、全时段施工等成为现实。同时由于公路交通机械技术的复杂化、构成的系统化也为公路交通机械维修保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高速公路交通机械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现代公路维修和施工对公路交通机械维修保障的要求出发,分析公路交通机械维修保障的现状,提出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公路交通机械管理的构想。
1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中的问题
1.1管理维护制度没有健全
交通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完善制度作为支撑,将各项管理维护的操作按照制度的要求流程执行,才能保障管理维护的质量水平。但从实际管理维护制度建设现状能发现,一些技术资料档案不足,管理制度不适用以及不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会使得管理维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依据,经验性的管理以及粗放的维护,会影响实际管理维护的效果。
1.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素质不高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严重影响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认识不够。操作人员无法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且由于工作人员不熟悉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术,导致操作时损坏机械设备,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每次机械设备操作完成后,设备操作人员应全面检查机械设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报备,但操作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忽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使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存在严重的老化情况,对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1.3机械设备的维护能力和保养工作缺失
现代企业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方面基本上采用的制度是:定人定机制。但是该制度缺少监管制度的配合,导致机械设备在施工期间没有进行日常维护。最主要问题在于设备停止使用期间,维护负责人利用监管漏洞没有对机械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造成设备在运行和保养工作之间出现脱钩的问题,例如超期使用,延期保养。正是由于种种管理漏洞的存在,才会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和故障率的增加。进而频繁的维修设备甚至是更换设备造成施工企业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2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
2.1落实相关法规,规范经常性管理秩序
公路交通机械管理的法规赋予了管理新的内涵,规范了公路交通机械管理工作,为落实机械经常性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首先,要强化法规意识,组织施工单位和机械操作人员认真学习法规,熟记内容,领会实质,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切实把公路交通机械管理工作的各个系统、各个环节、各项内容统一起来。其次,要始终坚持执法必严,学习条例,明确职责,规范秩序,严格执法。第三,要充分发挥法规的约束作用。
做好公路交通机械经常性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法规的约束作用,以相关法规和工地施工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机械经常性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任何原因影响落实经常性管理的连续性,防止责任出现脱节、管理出现断线。
2.2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无论性能多好的机械设备,不能做到日常的保养,随着工作台班的增加,一些易损件比正常作业情况下损坏的速度快,同时小毛病又会诱发并加速其他部分设备零件的损坏,因此要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保,完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建立维修保养台账,掌握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可以对设备的操作水平和施工作业条件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对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优化设备配置,实现设备最优组合和设备的最大功效的前提。做好机械设备的定岗定责,减少操作人员的流动,对机械设备状况的把握和作业功效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落实每一台设备的责任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影响的扩大。
2.3强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养
在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中,强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养非常重要,强化操作人员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因此,首先需要强化操作人员理论与技术的培养,确保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充分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机械设备的运行规律,从而有效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害。同时,培养操作人员的操作技巧,不断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操作人员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的管理效率。
2.4积极完善机械管理维护制度
交通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良好开展,要有相应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建立和交通工程日常机械管理维护相适应的制度是关键,通过机械管理维护集中化的处理,专人负责制度建立和落实,做好统一规划的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高效化开展。从具体的管理维护制度建立方面来看,这就需要注重完善机械管理机构,保障机械设备管理维护能有可靠组织为支撑,发挥机械管理维护机构的导向作用。制定“三定三包”制度,为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所谓“三定三包”也就是定人、定机、定岗,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通过“三定三包”制度的科学制定和落实,保障机械操作人员稳定,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前单位向设备管理机构报定机,定人员名单,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明确责任。同时,也要注重将机械设备统计制度以及更新报废制度作为重点的制度来加以完善制定,将机械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有效提高。
2.5信息化管理机械设备
建立一个机械设备使用信息化平台,详细记录各类设备的参数和使用记录、维修保养时间。保证设备使用有记录,操作人员可根据平台信息了解设备使用情况,例如燃油剩余量、保养时间、维修情况。操作人员在使用前,需要登录信息平台进行使用登记,避免不同操作人员使用冲突。减少同台施工机械长期重复使用或低载荷使用,避免其余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对于最新购买的机械设备需要登录信息平台上传交易记录、设备型号、规格参数、使用说明书等信息,操作人员可根据平台信息对设备进行前期磨合,避免耽误工期。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使用机械设备,不断增加机械设备的数量与类型,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管理费用与管理难度等,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降低机械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但在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理念落后、机械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都影响着机械设备的使用。因此,应通过经济化管理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强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提升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高质量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王振东.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J].交通世界,2017(5):160-161.
[2]王国俊.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J].交通世界,2018(2):206-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