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探究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李静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从本质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法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延安市第一中学   李静  7274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从本质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法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数学;实践;思考
        引言: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合作教学方式并不算新颖,但其效果却不可忽略。并且,较之自己独立
学习,很多学生更喜欢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他们不会觉得无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合作教学的优势,注重合作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合作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还需要加强师
生之间的互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很多教师在接触合作教学模式时,对教学模式存在误解,认为合作教学模式中所谈及的合作只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一观点其实并不全面.通过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在开展合作教学工作时,教师应该提出合作的任务或是问题,组织班级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或是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学生通过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能够引起自身对知识内容的思考,这样对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需要重视问题的创建.因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会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或是问题展开论述,所以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是否具备科学性,对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有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教师在讲述“三角恒等变换”时,应该让学生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
引导工作.具体来说,教师需要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的同角三角函数公式的基础上,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如何计算进行思考,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导出其他的三角变换公式,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熟悉程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好指导工作,锻炼学生掌握基础恒等变化公式的同时,培养学生推理、运算复杂公式的能力.在开展合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三角恒等变化知识进行对比、联系以及归纳,从而透彻地分析三角函数式的特点。
        二、要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转变本身就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旧式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特别是
高中数学,要想把探究式合作法做到位,就必须研究好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专家授课,课外实践,我心中的数学征文评比等,既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为学生出题,把每一道事件类型都可以随机抽取,最后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是老师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新课改下要摒弃这种理念要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丰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减少数学学科的枯燥性,提高学习兴致。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对换来体验各自角色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一定要采取,这是从内心上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探究式教学转换,都必须要有很好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题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活跃的情形下学好数学。
        三、创建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是要有问题情境,教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教师在
课堂中,创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探究,积极思考、归纳、总结,一个问题的产生往往需要经过多方论证,高中数学课程更加复杂,也更加具有探索性意义,因此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有多种理论知识和数学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疑问时,要对学生进行点拨。问题的创建要具有启发意义,更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引发学生兴趣后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探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担任相应的角色,有的学生善于组织那就
可以担任小组组长,有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那就发挥他的优势去捋清问题,有的问题问得比较含蓄,学
生一时之间难以分清问题本质,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担当此任,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合理分担小组任务。当进行小组讨论时,小组内的讨论有时可能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学生思路阻塞,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点拨,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无组织、无纪律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谈论完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并让教师进行指导,当然教师在做教学评价时,要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给予肯定、包容、鼓励,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兴趣,最后教师再将未解决的问题统一解决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该教学方法也暴露出一些问
题。对此,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围绕着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要求,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让每位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参考文献
[1]袁达飞.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J].新课程,2020(24):73.
[2]孙胜威.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

(06):107+109.
[3]倪志鹏.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