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白淑霞
[导读] 生物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生物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寻找出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白淑霞  653300

摘要:生物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生物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寻找出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探讨
        引言:新课改顺利推进、核心素养教育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全面渗透,都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活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多点突破意识,打破常规教学的单一性。课堂教学早已不
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了,如今教学方法丰富多元,教学辅助手段更是精彩纷呈,这为学生带来了剧烈的信息冲击,也为课堂教学的构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教学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在进行着创新与转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采取“填鸭式
课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价值目标导向不一致,影响到了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缺少探究性实验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实验的环节。虽然,初中生物是生物学习的初始阶段,但也离不开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尤其对于这些刚接触生物的中学生群体而言
生物实验对于其学习兴趣学科认知和学科素养的培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良好的实验教学直接决定着学生学科入门的实际效果,对于培育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学校仍把“应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比较注重学生的升学情况,对于生物实验注重程度不够,有些实验课基本“形同虚设”。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
        (一)采用游戏互动方式,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师生互动,可以适当地开展游戏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在教学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相
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食物链以及食物网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参加游戏,扮演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角色是有关联性的,可以设定生物的种类分别是逃避者和捕食者,如蛇、小鹿、老鹰狼、老鼠、小草,剩下的学生要针对这些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观察游戏中的学生表演特性是否正确。


这样的游戏互动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对老师设置的生物角色进行体验和思考,主动探究其中蕴含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学生在探究和主动参与游戏中进行生物知识的深刻记忆。
        (二)拉近师生教学距离,提高教学效率
         生物课堂的高效进行,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的交流沟通,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模式来开展生物教学。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包容学生的学习失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
会实践见真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亲自实验,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例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让学生准备绿豆30粒,为学生提供培养皿和吸水纸,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把绿豆放在阳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每天检查培养皿吸水纸的湿度,让其保持湿润。每天在同一时间观察培养皿内的发芽数,连续观测七天并做好记录。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的方式,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提升学习效能。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
        生物教材中很多理论和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还无法自主理解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碰到难题。所以,在互动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这样不仅能
够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其次,老师还应该要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实验现象的直观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实验操作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四)创新互动活动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创设学生互动学习形式时,需要有自觉突破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集体讨论、课堂辩论、实验操作、信息搜集、案例分
析、实地观察等,都属于互动形式,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活动客观条件展开针对性布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感知的机会。学生对合作互动有特殊参与兴趣,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科学利用。学生对互动式学习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取向展开教学设计,以提升课堂互动品质。教师利用合作互动形式展开信息搜集整合活动,给学生创设了多种合作学习机会,从学生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合作互动学习活动设计是比较有成效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互动环节,并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优势条件,向大家分享更多信息资源。
        结束语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备课阶段展开创新突破,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丰富信息参数。以互动形式的创新探索,课堂训练设计的突破性实践,都可以为生物课堂
教学带来更多成长点,教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要不断完善教法体系,为打造高效生物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凡敏.初中生物优化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30):52.
[2]陈丽雅.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08):72.
[3]韦明谢.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创设[J].考试与评价,2016(06):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