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实施路径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幸群英
[导读]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建立起数学和学生生活的纽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生活化的内容加入到数学课堂中,使学生在增加生活经验的同时,能够真正掌握数学中的各种知识点,并且将知识有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重庆市万州区福建小学   幸群英   404000

摘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建立起数学和学生生活的纽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生活化的内容加入到数学课堂中,使学生在增加生活经验的同时,能够真正掌握数学中的各种知识点,并且将知识有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实施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意义;实施路径
        引言:将数学衔接生活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独立自主地探索数学的秘密,传承这一门课程精神。教师改变陈旧教学方法,让知识变得平民化,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人们的生活处处都体现各种数学知识,小学数学也仅跟随着教学改革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数学知识和原理,并且可以将这些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以此有效借助生活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将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还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利用数学知识点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注重将学习、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结合。知识存在于具体的、富有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动中,知识不能脱离活动情境而单独存在。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学习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感知知识点,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为例,通过参与这节课,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是正方体,什么是长方体,把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初,笔者采用实物的展示,鼓励学生将各自课前准备好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展示出来,并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宽高,数出这些物品的面、棱等个数。在测量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将获取的数据记录到表格中,进行自主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打开这些物品,将立体图形转变为平面图形,继续发现点、线、面的关系。


如此教学活动的创设,不仅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还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数学现象,初步地把握了数学规律,便于在教师的指导和总结下,建构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一节课的重要根本所在,其在于让学生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重点与难点进行掌握。但教师若是只是单调地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终的掌握效果也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着挖掘与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突破相关数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是践行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除法运算”中的“余数”相关概念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我们现在有9个苹果,每个学生分两个,这些苹果一共能够分给多少个学生。随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来拿两个苹果他们将会发现在苹果分完后最后一个人只拿到了一个苹果,这时有的学生会说9个苹果一共可以分给4个半学生。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扩展问题:“我们可以将小朋友分成半个吗?”以引发学生思考,随后再引入除法余数的相关知识和概念。由于学生首先经历了分苹果的过程,就形成了生活化体验,加强了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发现生活问题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候,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只有将在学校学习到的一身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学生才会去主动学习数学相关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比如,在小超市买卖东西,运用到算数加减问题,学生居住的房子面积,运用到了数学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计算。现实生活中还有大量的计算问题,学生玩的游戏里面也涉及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人物旋转的角度问题,人物的攻击判定,游戏中摇杆技术、小地图等等,虽然他的数学层次较高,但是学无止境,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和而合理地引进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并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更好地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与有效发展。这样一来,小学数学教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周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2.
[2]姚胜南.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华少年,2019(35):60+62.
[3]陈良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中华少年,2019(35):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