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薛佳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薛佳
[导读] 目前,幼儿教育受到了重点关注,对幼儿的道德情感进行培养逐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道德情感教育而言,主要是引导幼儿能够自动、自主地展开学习,且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幼儿的自信水平。为了避免幼儿对情感道德教育出现抵触情绪,提升幼儿道德情感培育的效率效果,对其展开路径进行探究与优化极为必要。

江苏省宜兴市艺术幼儿园   薛佳   214200

摘要:目前,幼儿教育受到了重点关注,对幼儿的道德情感进行培养逐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道德情感教育而言,主要是引导幼儿能够自动、自主地展开学习,且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幼儿的自信水平。为了避免幼儿对情感道德教育出现抵触情绪,提升幼儿道德情感培育的效率效果,对其展开路径进行探究与优化极为必要。基于此,本文章对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幼儿德育;应用
        引言:在幼儿成长教育中,德育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幼儿德育更多是说教的单一形式进行,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且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幼儿的热情,也无法从深处领会,转化为个人的行为意识,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让幼儿从多样情景中主动感受,领悟多种道德观念,从情感上内化,以此来提升个人的德育素养。
        一、游戏化教学概述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来源于娱教理念的新型教学法,是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进而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课程实践模式。要对游戏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游戏角色定位。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和幼儿的角色,把教师和幼儿都定位成游戏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平等对待幼儿,用朋友的身份和幼儿交流沟通,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并进行归纳总结;幼儿是整个游戏的主体,拥有参与游戏活动以及在游戏当中进行德育学习的主动权。第二,侧重行为教学。德育教育和游戏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和渗透,利用具体行为指导的方式促使幼儿投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并因此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游戏当中关注幼儿的行为,并引导幼儿进行行为调整,不断体验和验证知识准确性。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游戏化教学是把行为教学和知识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师生搭建沟通桥梁。第三,突出个性化学习。每个幼儿均有自身独特化的思维,而游戏化教学就是一个充分尊重幼儿个性以及个体差异的教学活动,既给幼儿提供展示平台,让幼儿可以对思维过程与结果进行展示,又能够让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获得充分满足。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德育中渗透游戏化教学
        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幼儿德育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其内涵和根本性的目标,以此在德育中灵活地渗透游戏化活动,通过游戏的平台来呈现德育内容,以提高幼儿对德育知识的感知效果。同时,借助对游戏化教学的全面认识,教师要积极地发挥好组织和引导的角色,确保幼儿能够在活跃的气氛和趣味的游戏中获得应有的知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以幼儿性格特征、成长需求以及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来设计德育目标,进而精心选择相应的德育内容,融合游戏化教学,将两者进行结合,以此确立完整的游戏化德育教学活动,确保游戏化教学具备实用性和指导性,真正在思想价值理念上引导幼儿。



        (二)创设游戏情境,开展德育教育
        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从游戏中学的,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而且为同伴间的谦让、合作、互助、分享等道德行为的发生,以及友爱、同情、勇敢等道德情感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尤其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通过游戏中社会角色的扮演、剧本情节的再现,既能丰富儿童的道德认识,又能实践道德行为。如在角色游戏“乘车”进行中,乘客较多,扮售票员的泽熙立刻让出自己的位置,还提醒大家给老年人和抱娃娃的乘客让座;扮司机的重重专注地盯着交通指示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幼儿在游戏中能主动遵守规则,关心他人。
        (三)引导幼儿合作游戏,开展德育教育
        通过游戏来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幼儿阶段的幼儿对游戏的钟爱程度是相当浓厚的,因此,在游戏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能够让幼儿更加有效地接受,而且处于游戏状态中的幼儿对德育教育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态度都十分积极,因而在对德育教学内容的吸收与掌握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共画一幅画”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小组成员共同负责一幅画作的完成,在绘画过程当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绘画颜料和工具共同分享,从而在这个游戏过程当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慷慨分享的美好品质。
        (四)设计创意游戏,开展德育教育
        在学前教育中,德育技巧的渗透能够让德育之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弥散出人文教育的芬芳。笔者曾经进行过“我的职业,我的体验”角色游戏活动,通过在不同区域提供不同职业活动的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师、医生、交警和厨师等不同的角色,模拟成人开展游戏活动。他们的游戏选择,透露出孩子对未来职业的某种期待,帮助他们拥有亲社会特质;他们的游戏过程,反映出幼儿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引导他们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虽然游戏活动会很快结束,幼儿未来的兴趣或许会转移,但我相信幼儿时期的德育教育,会以生动的游戏方式对孩子一生的品质和道德发展拥有永久的影响。
        结束语
        游戏教学方式是在幼儿教学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充分了解游戏化的内涵和幼儿成长的需求,将德育和游戏融合,创新实践方式,强调多元游戏情境的构建,以帮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德育知识和思想,以更好地升华内在,塑造优良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幼儿德育教育中主题性游戏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59-60.
[2]方媛媛.在游戏中加强幼儿德育教育的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5):147.
[3]罗莉.论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05):114+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