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历史复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万碧英
[导读] 要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效率,必须讲技巧讲策略,要鼓舞学生士气,以教材为本,综合训练,查漏补缺,迎接中考。

四川省邻水县城南镇解愠初级中学  万碧英  635300

内容摘要:要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效率,必须讲技巧讲策略,要鼓舞学生士气,以教材为本,综合训练,查漏补缺,迎接中考。
关键词:初三   历史   复习 
        一晃初三会考在即,各科会相继进入复习冲刺阶段,历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相对于新课的教学,教师们都会觉得初三的复习课显得时间更紧,任务更重。在短短两三个月里,到底要采取哪些
策略才能引导初三学生系统有效地复习巩固好三年来所学的知识,弥补之前的一些不足,让他们轻松迎接中考,这确实是需要历史教师们很下功夫反复总结改进。在此,作为从教近三十年的我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关爱学生,鼓舞士气,提高信心
        面对各个学科进入复习阶段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学生心里没底,根本不知道从哪儿抓起,难免焦躁不安。这时教师就要多察言观色,从各方面关爱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温暖,做学生的
朋友,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尽可能帮助他们扫清学习的障碍。更要抓住各种机会巧妙地鼓励学生,让他们自信地插上理想的翅膀。只要你坚持关爱,坚持鼓励,自然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自然愿意跟上教师的节奏,自信满满地去迎接复习中遇到的挑战。
        二、制定计划,阅读教材,夯实基础。
        复习历史,教材是根本。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是让初三历史复习高效的前提。教材不熟悉,谈融会贯通谈举一反三都是不现实的。只是短短两三个月要复习掌握三年所学的六本教材,内容
那么多,如果没有计划,不讲策略,无异于是大海捞针。具体要怎样才能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看好教材,夯实基础呢?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有限的复习时间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细化自己历史学科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既要考虑教师的复习计划,更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自己历史学科的基础,其他
学科复习时间的安排,综合考虑合理安排。计划要尽可能细致,细致到具体看每一课需要多少时间,看完每一册需要多少时间。对自己驾轻就熟的内容或者不太重要的内容少花点儿时间,对自己不熟悉理解不透彻的内容但又特别重要的内容就多下点儿功夫。有了具体的计划,在复习的时候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蒙乱撞,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要明确指导学生怎么看教材,需要侧重看些什么内容。新编教材是根据时间顺序安排的,指导学生看教材时,最好按照教材先后顺序看,以便学生清楚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梳理整个
教材的脉络。具体到每一单元每一课时,教师要先出示课标,引导学生结合课标和单元主题页上的文字及课文导言部分,知道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我们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而在看教材时有侧重点,有针对性。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看书知道怎样去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告诉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把握,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等方面入手;提醒学生注意看老师讲新课时所做的笔记,看课文中的插图、注释甚至是课后知识拓展等,并尽可能找出课文中能与之对应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从图片中得出历史信息的能力。只要一开始复习时,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反复实践,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知道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去把握课文重点。



        第三、要指导学生看书时随时注意古今中外历史的衔接对比。比如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就可以再翻翻日本的大化改新,看看两者之间有和异同;看到明治维新,也可以看看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
制改革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看看性质相同的三个改革有何差异;通过这样不断地进行前后知识中外历史的联系、迁移、对比,就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抓住主干,理清线索,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
        学生看完教材后得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好好梳理,这些零散的知识在有很多学生心里可能是一片混乱。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主干,理清教材的线索,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继而
确定专题,填充专题内容,进行专题复习,把那些看似零散的知识能牢牢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比如复习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先让学生知道,贯穿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可以概括成两条,一条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一条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确立《列强侵华战争》的专题。再引导学生填充专题内容,理清楚列强发动这些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时间,大致经过,结果,影响、启示分别是什么,理解近代史的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随后教师可以抛出问题: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又是怎样反抗怎样救亡图存的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国难当头时,中国的各阶层为救国救民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确立专题《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再去填充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思考这些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中国近代化,就是由浅入深地由表及里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就能把中国近代史的知识梳理清楚,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堡垒,提高复习效率。
        四、模拟中考,查漏补缺,强化技巧。
        模拟中考训练,首先是教师得下功夫。要认真研究当年的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型,试题难度,出题走向,研究当前的热点有哪些能和所学的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每一次的中考模拟
训练题,既要有类似于中考试题的综合性,又可以有所偏重。这种偏重可以是知识点的偏重,也可以是题型的偏重,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巩固重要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纠错,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解答各种题型的能力,有针对性地结合热点进行拓展延伸,尽可能地让学生每一次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都能有不同的收获。
        其次是每一次模拟训练后,都要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审题,如何从题干中抓住关键信息,弄准每一道题到底是需要解答什么问题,有什么限制,有哪些答题的依据,又该怎样组织语言去解答问题
。要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试卷,弄清楚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有哪些题型的不会解答,该如何去进行针对性的弥补。
        最后是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按照中考的要求来对待每一次模拟训练,包括时间的安排,卷面的整洁,答题的规范等等。
        相信只要师生一心,上下团结,共同努力,有计划讲方法,认认真真地看教材,扎扎实实地抓训练,即使只有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复习,也一定会大大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