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王国江
[导读]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流趋势之一。借助海量教学资源以及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是教学的应有之举。而基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将微课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可以较大限度地激发初中历史教学的活力,塑造创新型的现代化历史课堂。

湖北石首市文峰初级中学    王国江  434400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流趋势之一。借助海量教学资源以及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是教学的应有之举。而基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将微课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可以较大限度地激发初中历史教学的活力,塑造创新型的现代化历史课堂。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应用
        引言:历史课不仅是初中生必修课程,也是增强学生民族归属感、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也给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微课也走进了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通过短小精炼的音频、视频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突破传统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微课在历史课程中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中学生。面对许多诱惑,学生很难真正冷静下来,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这涉及许多历史时间、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和历史过程。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如果学生想很好地学习历史,就必须找到兴趣。如果有了兴趣,就会发现通往云层的阶梯。微课因其教学时间短,内容生动丰富吸引了很多学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微课。
        (二)让师生互动更及时、更深入
        在传统课堂上,师生交互多依赖于面对面教学,学生人数多,教师要想解决所有学生的疑惑是很难的。同时在课堂上,有些学生面对教师时,内心存在一定的畏惧感,不想问、不敢问,影响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的深入。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围绕历史知识或问题,以“微平台”等为媒介,开展话题讨论,对于学生的疑惑,师生共同讨论。对相关联的历史问题,教师可进行统一指导、回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师生良好互动学习关系的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那么历史教学的质量也就逐步提升了。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资源整合,启发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新教学理念,以新颖的教学素材为基础,深度探究历史教材的深藏价值。同时教师要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环节进行相应的创新,以图文、视频为重要载体,发挥其短时高效的教学优势。


如对于秦朝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教学,教师可利用课本中的“都江堰示意图”,结合文本内容授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都江堰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动态展现,从而将乏味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视频,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基于学生课堂热情的迸发,可以“都江堰的建造对于此后中国历代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为问题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整体史观,深入挖掘都江堰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探究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文档、视频、思维导图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微课资源的合理组合,并以趣味性的教学途径逐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引导式的课堂中提升历史综合探究能力。
        (二)设置课堂交流,深化历史认知
        课堂上,学习的重点是讨论相关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好了预习,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对历史问题展开针对性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做好指导,把握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当学生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时,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陷入思维误区。如在教学“秦帝国的兴亡”时,可引入与秦国相关的史料素材,包括电影《英雄》的片段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围绕课前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引导学生发现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通过短视频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秦国,掌握历史知识,深化历史认知。
        (三)通过微课再现历史场景,强化情感教育
        学习历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时,学习历史还能够帮助学生从优秀的历史人物身上传承并发扬优秀的品质。但是,许多历史事件、文化习俗都与当前的学生学习、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无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因此不利于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而微课的应用给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古人的壮举,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在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课时学习中,教师可剪辑红军长征、顺利会师以及解放全中国等视频,以上上述视频素材做成一个有始有终的历史短视频。该短视频讲述中国共产党克服艰难险阻,慢慢壮大最终解放全中国。通过微课视频,将枯燥的文字演绎成为无比真实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历史事件的感染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所积累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特别是在教材中缺失一些细节性的历史知识因此,学生在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时往往会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短小简洁、针对性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丰富历史课堂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樊凤玲.浅谈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85):132-133.
[2]张兴华.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28.
[3]张金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7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