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德育渗透策略 邵明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邵明
[导读]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对高中班主任的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阶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有超高的班级管理技巧外,也应当具备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能力,从而真正地践行“教书育人”的思想,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人格。

云南省富源县第六中学   邵明   655500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对高中班主任的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阶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有超高的班级管理技巧外,也应当具备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能力,从而真正地践行“教书育人”的思想,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此,以下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他们人生历程的转折点。创新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指引学生有序参与班级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且能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创建主题教育,实现知识渗透
       主题教育是教师落实德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这一,能够让学生基于整体上认识高尚品格的内涵,理解不同道德素养的具体要求,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地认识到建立自身高尚品行的重要性,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班主任有必要创建主题化的德育指导活动,并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偏好等要素,进行系列活动的安排,以便在突出德育主题的同时,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让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这一道德素养的培养中,班主任就可以利用主题教育的方式,逐步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指导。具体来说,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媒体展示一些影音片段让学生基于感性的层面认识到革命先辈、民族英雄的无私奉献行为。其次,班主任开展理论讲解的活动,为学生详细地介绍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内涵,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让学生可以从理论方面深入认识这一道德素养。紧接着,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教室的装扮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彰显无私奉献精神的条幅和图片等,张贴教室中的空白墙壁,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对学生进行影响的良好班风。最后,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基础,展开文艺演出活动,以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完成对这一道德素养的内化。可以看出,班主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展现德育主题,能够让学生透过多个角度认识到道德素养从而强化学生对德育素质的理解,逐步提升学生对高尚品格的认识效果。
       二、发挥学校德育优势
       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积极借助于学校教育的大环境和优势,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观念。一方面,必须借助于各学科教育教学的优势。学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班主任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灵活渗透德育活动,有效实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另一方面要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好每次班会和团会的有利时机,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将德育巧妙渗透其中,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尤其是各种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等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德育教育的应有内涵,在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逐渐接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
        三、坚持“以生为本”,透彻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状态
        透彻了解并掌握高中生的知识学习、生活等状况,为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便于班主任制定有针对性的班级工作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部分高中班主任仍受传统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状态,单方面开展德育工作,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作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必须了解班级的学风、班风及思绪状况,才能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另外,班主任必须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形成师友关系,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促进德育效率的提升。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大课间、班会等时间观察、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沟通对话,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开展不同程度的德育。根据学生之间互评,班主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状态,便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四、树立榜样形象,融入德育教育
       教育其实是“言传身教”的过程,高中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而“身教”作为以德育德的“不教之教”,主张利用个人品格及行为使学生受到感染。而对于学生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向师性会自然而然地关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然后进行模仿。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举止,带头遵守班规、校规,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起到“领头羊”作用。如班规规定“不迟到、早退”,班主任就要做到每日最早进教室,最晚出教室;班级规定“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班主任就要改变自身观念,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而非俯视;同时,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无论好生、差生,均一视同仁,给学生做好表率,以便在班级管理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德育教育。
       结束语
       总之,在如今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从学生的点点滴滴抓起,用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灵沟通、对话,了解他们身心的变化情况,再对症下药,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33.
[2]侯宗庆.如何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58-159.
[3]汤池武.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9(3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