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 马竹珍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马竹珍
[导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便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综合性广泛的基础学科,内容和形式包括了很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云南省师宗县第三中学   马竹珍    655700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便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综合性广泛的基础学科,内容和形式包括了很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众所周知,中外学生对比起来,我国学生虽然平时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在一些问题的见解上外国学生往往能产生独特而新颖的想法,中国学生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常常墨守成规,很少有创新和突破,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思维定式使然,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就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在这种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毫无创新可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引言: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愈加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因此学科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联动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获得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完成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目前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高中时期,学生个体的发展表现在生理、认知、人格等多个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其思维会表现出明显的改变和发展,其中最容易显现出来的就是其思维日趋成熟。这一时期逻辑思维已经成为学生思维的主导形式,能够保证学生按照实际规律,通过解读概念、探究推理来明辨周围的事物,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物已经有所接触和实践,因此其能够用科学的批判眼光来看待事物。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情境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感知所学内容,认真思考和探究问题,唤醒语文思维,获得想象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即: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荷塘月色》,并展示关于月下荷塘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月下荷塘的美好,为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环节,立足教学情境来提出问题,如:在此刻的氛围和环境中,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什么?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利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深思,唤醒学生的思维。


在情境的渲染下,有的学生会回答:整个荷塘都被荷花所包围着,一株一株的荷花相互紧挨着,一片一片的荷叶紧贴着,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荷叶上形成了斑驳的影子,荷塘的四周都安静极了,让人感到非常平静。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深人思考问题,还能唤醒语文思维,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深化单元教学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按单元编排,利于教师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单元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面优势明显,首先,单元教学有一个“综合—分析—综合”的过程,便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范围。其次,单元教学要求学生通览整个单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这就便于学生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地多角度分析、理解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实施单元教学,第一步是围绕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第二步是根据文本内容、结构、情感等合理组合文本,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第三步是整体阅读,这也是单元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使学生形成整体性认知、结构化思维、个人化理解。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这给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便利。
      (三)课堂教学中施行分层逻辑思维训练
       高中生面对的终极考试是高考,因此各个科目的教师教学压力很大,这也造成学生的学业负担很重,因此不少学生的知识要点掌握得不够扎实,往往是旧的知识基础还没打牢,又出现了新的学习漏洞。所以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时要分析学生学情,特别要摸清学生现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据此开展分层训练,让学生清楚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水平。分层训练不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今后更善于扬长避短,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个人优势。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立足实际,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强化语言训练,注重质疑引导,从而保持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忱,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思维能力,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晋宏,郭一陶.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76-678.
[2]梁文丽.高中语文课程文件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育的比较分析[J].戏剧之家,2019(34):165-166.
[3]任清淼.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452-1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