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朱红星
[导读] 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优势,在把握这一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展开实质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掌握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培养全面型的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   朱红星  655000

摘要: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优势,在把握这一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展开实质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掌握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培养全面型的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有效策略
        引言: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地。美术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教材的编写是为了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教材内容来渗透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观念,借助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美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要想让学生真正锻炼与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将美育教育落到实处,高中美术教师不能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停留在课堂上,而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知艺术美、创造艺术美,并接受更高质量的美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完“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后,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感悟、体验美,如发现与挖掘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找到了民间剪纸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剪纸以一些常见的事物为创作主题,与人们的生活日常联系紧密,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有的学生找到了刺绣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刺绣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而构成了带有美丽花纹的织物,给人以美的感受……就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范围,丰富了学识与见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知到了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美与魅力。
        二、设置美术学习小组
        美术课程本身不同于传统科目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美术图像本身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也不相同,有些学生喜欢这种以图像为根本的学科,有些同学却难以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将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分为小组,合理安排组内成员,带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布置教学作业或课上讨论时,教师都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展开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西方古典绘画”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同学讨论自己了解和喜欢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或者艺术家,向小组同学介绍作品的特征、艺术家的创造背景和方式等等内容。其他同学还可以根据这位同学的故事进行补充,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展现的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打开了其他同学的视野。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问题为学生的讨论制定主题,例如“西方古典绘画的主要题材是什么?”“西方古典绘画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在组内引发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索和追求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西方古典绘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让小组同学选择一副西方古典绘画作品进行临摹,感受其中的魅力。
        三、科学运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俗话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家庭、性格、阅历、性别等的不同,所形成的学习习惯也不尽相同,理解、认知能力更是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在同一学科的教学中,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的主观学习需求。与此相适应,《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教学要“体现基础、多样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这实际上是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区别、有差异的教学策略,即实施分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实际出发,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分别为A层次、B层次和C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美术基础较差,缺乏美术学习的兴趣,对这部分学生,我在教学中会从激发与维持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入手,尽量采用趣味性、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直观理解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巧;B层次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愿意学习美术,但是他们尚未形成完整的美术知识结构,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会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践操作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美术技巧;C层次学生的美术基础较为扎实,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美术技巧,他们的学习需求大多为拓宽美术学习范围,对这部分学生,我会有意识地为他们补充课外知识,以丰富其学识,让他们在了解不同美术作品风格的基础上提高对美术的创作能力与鉴赏能力。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让所有学生均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实现共同提高,这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有效的美术教学。
        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力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美术教师不应该让学生身上蕴藏的潜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消失。而是应该让学生的这些潜力得到挖掘、培养,将他们的能力转变成他们的智慧,这是美术教师责无旁贷的首要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志杰.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A].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年3月)[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1.
[2]郭斌红.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J].教育革新,2019(11):70.
[3]黎凤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J].中国文艺家,2018(04):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