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 谢苍苍
[导读] 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在其他的学科的学习中,语文的运用也是非常多的,而且,阅读在语文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研究。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湖北十堰   谢苍苍  442525

摘要: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在其他的学科的学习中,语文的运用也是非常多的,而且,阅读在语文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应用策略
        引言:从最近几年的调查中来看,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情况并不是很好,这会影响到后期语文的学习。语文的阅读能力不好,对于理科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学习英语这种语言学科的时候,语文比较好的学生学起来会比较简单。
        一、文本细读的概述
        文本细读主要是指立足文本,对作品的细节、结构和语言等进行真切、深入、细腻的分析与阐述,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充分阅读”,从而有效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内涵。简单点说,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就是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情感意境、结构层次、语句含义等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细细品味文章的一种阅读方式,追求的是对文章中丰富信息的捕捉,发掘更多的亮点和美点。有效应用文本细读,有助于学生积累文学常识,拓宽学生阅读深度,还能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改革理念与实际教学方法相反
        由于有些教师还不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所以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从重难点字词到句子的深入分析等都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一切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们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没有参与感。教师在讲解阅读题目时,机械地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被”授予知识,似乎又回到了以往“填鸭”式的课堂。再加之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强,教师在教授文本自身的内容时又需要向外扩展,增加学生们的知识面,文本内部的精准把握与外部延伸之间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这两者如何优化达到最佳,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文本以外的知识,那么就是舍本逐末了,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不符。
        (二)教师的文本授课内容与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符
        现在小学生的阅读量普遍比较低,而且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为了应试考试,都侧重于读写,而忽视了听说,以至于出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晰等问题,所以学生从心里就会抵触文本阅读,更不用说激起他们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了。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教师对文本作者的情感进行还原
        部分教师对阅读的讲解都是直接对重要句子进行分析,采用的都是一般的分析方法,但是都会有特殊的时候,答案还是不能够偏离文本本身,所有的回答学生都应该在了解文章,并且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才能够进行,而不是直接采用教师教授的那些方式生搬硬套去套句子,那就完全忽视了原文,这样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不能直接进行知识性的总结,也不能一味强调在知识技巧上面花心思,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了解文章的意思,只有抓住了主要脉搏,才能够在后面的答题上得心应手。比如,教师在进行课文内容讲授的时候,除了第一遍让学生浏览全文,对文章大致有了了解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每一句进行细读,一字一句地朗读、分析,通过这种细致的教学方式,联系上每一句话,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清楚通过逻辑的梳理,层层的分析,学生会对文章展现出来的情感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从而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情景再现,深入思考,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章,这才能够达到文本细读的要求和目的。
        (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阅读情感
        文本细读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到入情入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拓宽学生阅读深度,为学生读透文章提供可靠的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立足实际,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缩短学生与作者、文本间的距离。常见的教学情境有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表演情境、生活情境等,这些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唤醒学生阅读情感。例如,在阅读《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可视化情境,比如给学生播放从电影或者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节选的片段《草船借箭》,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诸葛亮巧妙借箭的具体过程。小学生人生阅历浅,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仅仅从文字表面进行阅读,很难读懂其中的内容,尤其是草船借箭的过程,也就无法领略诸葛亮的智慧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在多媒体创设的可视化情境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并掌握草船借箭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分析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内容。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课本剧。首先,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并且通过对文中句子的赏析,揣摩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增添文本感悟过程
        文章呈现的只有文字,但对于读者而言,文章当中应该包含着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而这些空白就是阅读者的感受,也是阅读者思想的表现,更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同对话,这也就是文本细读的精髓。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以及意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叙述方法的美感,从而让学生对于课文的框架和表达方法都能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这无疑让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为学生日后写作奠定了基础。其次,教师应该基于文章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让学生在文章当中感受思想情感的起起落落,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最后,文本细读需要教师基于文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如天马行空般基于文章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与课文人物的情感共鸣。如此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上的学习,文本细读法是学习阅读非常有效,也同样非常重要的方式,其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情感体验的能力,这样的技能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内在修养也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军.文本细读式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2]辛克清.论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方式[J].山东高等教育,2016(3).
[3]陈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