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闫小东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对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教育活动开展重视程度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提升对其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是新兴的教学内容,因此对花样跳绳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体育教学技术的设定,促进小学体育的有利发展。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对其他学科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包钢二十小学   闫小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对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教育活动开展重视程度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提升对其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是新兴的教学内容,因此对花样跳绳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体育教学技术的设定,促进小学体育的有利发展。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对其他学科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花样跳绳体育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花样跳绳;小学体育;应用
        花样跳绳的开展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体育活动实用性较高,蕴含了丰富的趣味性,学生在长时间的体育活动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促进群体之间的团结协作,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在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在其长时间的发展中,小学体育的具体实践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不利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生在增强生理以及心理素质基础上,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小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特点,过于复杂的体育知识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能够满足小学生身心状态的体育活动是必要的。
        一、关于花样跳绳实施弊端分析
        (一)关于教学效果分析
        现阶段,大多数的学校开设花样跳绳这一门课程,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一些学校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花样跳绳基本规则认知层面上,在实际课堂开展中,学生经常会将花样跳绳作为一种游戏进行玩耍,其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不重视,一些学生在实际跳绳中经常会存在一些危险的动作,不利于保证体育活动的安全性[1]。
        (二)关于花样跳绳教师专业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体育教师没有做到术业有专攻,一名体育教师要承担教授篮球、足球、短跑以及花样跳绳等,这些教师的毕业方向基本上是篮球、足球或者是短跑,针对花样跳绳的教授也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大部分的花样跳绳教师不了解相关知识以及教学技巧,难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关于教学课时分析
        现阶段,素质教育逐渐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我国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一些学生家长,过多的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不重视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一部分学校认为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多跑步等,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的数量被大幅度压缩[2]。因此在大部分学校中主要是篮球或者是跑步等基础性课程,开展花样跳绳的课程并不常见,有的学校在30天之内也不能上一次,在这种教学背景之下,学生难以有效学习花样跳绳。



        二、关于花样跳绳教学开展有效措施分析
        (一)关于演示教学方法分析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演示的形式将花样跳绳的每一个分解动作以及相应的创新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观看花样跳绳的活动要点,记住分解动作之后,达到花样跳绳能力相关要求。进行实际教学时,实施演示教学方法是其基础性的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针对的对象是刚刚开始学习花样跳绳的学生。
        (二)关于交流教学方法分析
        交流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衍生出的教学方法,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培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在基础性的授课之后,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进行相应花样跳绳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好的领略到花样跳绳交流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某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挑选一部分代表性学生,进行双人交流花样跳绳,其他学生一旁观看,并且讨论跳绳学生的优势,引导其他学生加入到花样跳绳的参与活动中,可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保证教学目标实现[3]。
        (三)关于玩耍教学方法分析
        这一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较为常见,主要出发点是花样跳绳的基本形式,在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准备好这一游戏,学生在实际玩耍中提高花样跳绳的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花样跳绳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选择相应游戏进行花样跳绳配合,例如点点比赛,参与比赛的学生在跳绳中踩中点数越多,获胜的概率越大,这一游戏的进行能够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教师也可以采用骑车赛跑的游戏,也是跳绳基础技巧的考验,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要按照骑自行车的姿势,跑到30米,速度最快的人获胜。但教师在游戏选择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完成度,游戏难度是设置不能过难。
        (四)关于总结教学方法分析
        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将原本获得的跳绳技巧积极利用到花样跳绳中,总结跳绳的不同形式,进行有效分类,授课形式也要从简单逐渐过渡到困难,学生能够逐渐了解花样跳绳的不同技能,提高自己的跳绳能力[4]。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创新花样跳绳的类型,与学生共同研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教师能够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总结:
        现阶段,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需要提高对花样跳绳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加强资金投入,通过更加科学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 简析花样跳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运动, 2015, 000(016):P.125 12.
[2]陈日辉. 赣南地区花样跳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1):P.1-1.
[3]廖凤兰. 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体育时空, 2016, 000(003):84,86.
[4]陈中颜. 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5):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